袁天罡聽完,似是認同道:“殿下大才,就是暮氣重了些!”
李星雲聽完,卻皺眉道:“笑談之中,說不儘的豐功偉績,但笑談之中也是數不儘的白骨皚皚,一句話會有多少人顛沛流離,又會有多少人魂歸無處?”
他低下頭,似有感懷道:“隻是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
隨後,他抬起頭,看向身前的袁天罡,望向其背影問道:“但這一句話能殺人,是不是也能救人呢?”
“其實我一直都明白,龍泉不出,這些可敬的死士便會永不瞑目,大唐不複,他們的犧牲就會毫無價值。”
“我輩身在江湖,亦逢亂世,當勇往直前,無畏無懼,但我也明白,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
“可若是輩出的能人都能像你一般,一活百年,抓著已逝之勢,不顧己失民心,妄圖星火燎原,這天下,會變成什麼樣呢?”
“道法自然這四個字,我想世間沒有人會比你更清楚它的含義,不是嗎?”
“袁天罡,三百年了,再不收手,你就沒有機會了!”
孟凡卻在此時搖頭反駁道:“你剛剛所說我並不認同,你說我輩身在江湖,但又何止是江湖,既然身具李唐血脈,便早已入廟堂之中,難脫己身。”
“你說這世間無不死之人,更無不衰之國,李星雲,我來問你,這天地之外,你可曾見過?”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不要用你淺薄的目光來揣測乾坤的浩瀚,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之間,你短短數十載的光陰,又能看透幾何呢?”
“再說星火燎原,我倒是反而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後一句話,孟凡並沒有給出解釋,但眼眸中卻充滿著堅定和追憶。
旋即,他笑道:“天定勝人兮,人定勝天,不去做,怎麼會知道呢?”
“哪一個朝代不是創立得極為艱辛,秦奮六世之餘烈,才有東出天下的機會,李星雲,我知道你在顧忌什麼。”
“但是我也要告訴你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袁天罡聽完,不由得仰天而笑,道:“說得好,殿下所言,說出臣三百年苦心,有一人知臣,今生足矣。”
而後,他又看向李星雲,歎道:“你長大了,終不似當年模樣。”
“二位殿下,可否陪本帥,聊聊啊?”
袁天罡腳步沉重緩慢,走在那通往龍椅的台階之上,每走一步,都好似走過他三百年人生中的一段經曆。
而孟凡和李星雲則跟隨在他身後,不時可見台階上的枯骨屍骸,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三百年光陰中,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皇位的爭奪之中。
而眼下此情此景,又恰似袁天罡在為兩人開路,引領著兩人走向儘頭,那龍椅的所在。
“天下儘做餌,唯本帥執杆。”
“三百年光陰,京師長安到東都洛陽興亡起伏,從鼓動楊廣大興師旅到造就貞觀之治,渭水之盟到大敗突厥,廢王立武到二聖臨朝,謀天寶之亂到縱黃巢造反警示僖宗。”
“臣,無不是為了大唐,這其中多少苦心,多少苦難,本帥始終不曾停下腳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