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熙薨。】
【這是您家族之中第一位攝政托孤大臣,他於漢室的功績無人可代替,雖為臣子但實際上卻已經超越了皇帝。】
【他的功勳將於史書之中閃爍著無人可以替代的光芒。】
【達成成就:托孤攝政、救民水火、國之支柱、三扶龍庭.先驅者。】
托孤攝政(高級成就):接受皇帝托孤,攝朝政。
救民水火(稀有成就):救治天下百姓於危難之際功德輝耀於九州。
三扶龍庭(稀有成就):以攝政之身,穩國家社稷。
國之支柱(稀有成就):一人負一國,擔國家興衰。
一連串的提示不斷閃出,其中獲得的成就竟比顧康還要多。
其中更是有著一個隱藏成就!
先驅者(隱藏成就):思想跨越了時代,踏出了超越時代的一步,對整個曆史的思想製度發展產生了巨大改變。
【此成就為隱藏成就,是否立即結算?】
(注:當前成就暫時未完,若繼任者可將此製度推廣開來,將獲得巨量成就點,並激活隱藏稱號專屬效果。)
(注:玩家可隨時進行結算。)
看著眼前的遊戲提示,顧易頓時一愣。
稀有成就?
雖然早就已經想過了顧熙能帶來的成就不會低於顧康。
但顧易卻也怎麼都沒料到竟會如此。
這是什麼意思?
是說顧氏子弟之中有人繼承了顧熙的思想嘛?
顧易細細思考了一番,不由的默默點了點頭。
顧熙對於家族子弟的教育本就十分重視,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這些子弟要說沒有繼承顧熙的思想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遊戲的提示是在說顧熙的改革還沒有完全失敗?
顧易不由得便陷入了沉思。
他現在的成就點,已經達到了二十九萬一千。
就算顧氏其他子弟最近不能給自己帶來成就點,但光靠著顧康那個擁有著效果的稀有稱號。
再過幾年時間他便有了足夠操控的成就點。
何不趁此機會試試看?
顧易不由得便想起了當今可以操控的顧氏子弟。
其實對於他而言,其實就隻有三個目標。
——其一自然是顧煒。
但顧煒雖然在政治上有著些許天賦,但差就差在了統帥及武力上。
亂世之時,可是要打仗的。
通過上次操控顧嘯的情況來看。
哪怕顧易可以親自操控,但也不足以彌補統兵上的差距,畢竟他隻是個畢業生而已,可從未接觸過這些。
最起碼要在武力上達標,才能將顧易的先知性完全發揮出來。
其二便是顧濤。
這確實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顧濤的統帥包括武力都不差,通過操控顧易可以幫他彌補政治上的缺陷。
就如同昔年的顧嘯一般。
第三個是顧琛。
顧琛雖然現在看似仍舊十分一般。
但通過長壽卡的效果來看,玄級道具的屬性絕對不止於此。
顧琛是個不確定因素。
很有可能便會創造奇跡。
何不趁此時機,再等一等,也好能看出顧琛到底會不會發生什麼巨變?
想著,顧易也是立刻做出了選擇,決定暫不結算。
這可是個機會。
若是真的能夠達成的話,那很有可能便直接解決他缺少成就點這個大問題。
最關鍵的是顧易真的對顧琛還抱有著希望。
他倒是要看一看。
身處絕境之地,顧琛到底能不能爆發出遠超旁人的屬性來。
當一個時代最為耀眼之人逝去的那一刻起;
——隱藏於時代之中其他英雄,便會自這一刻起閃爍出了光芒。
洛陽。
當顧琛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整個人都呆住了。
“祖父薨了?”
他表情大變,連忙衝上前抓住了使者的胳膊,十分急切的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公子.”
使者痛哭流涕,泣聲說起了詳細的戰況。
顧琛的身體開始顫抖。
他有些難以相信,自己那個哪怕身形佝僂,但亦頂天立地的長輩,竟會薨世。
但隨著使者將整個戰況都說了出來。
他又不得不相信這一切。
一瞬間,他的雙眼便紅了起來。
顧琛可不是個傻子。
雖然他表現的極為一般,但也是個正常人。
如今聽到了詳細的戰況他又怎麼可能意識不到問題出在了哪裡?
洛陽出問題了!
是他害死了顧熙。
瞬間,強烈的愧疚感不斷衝刷著他的意識,他當下便要拿起武器直接殺出府去。
但府內的其餘顧氏子弟卻攔住了他。
“子琰,切莫衝動,你難不成是忘了祖父的交代了嘛?”
“祖父曾說過,無論如何我等必須要穩住洛陽局勢,以待其他兄長趕回洛陽。”
“.”
眾人此時的表情同樣十分難看,但相比於顧琛卻是要冷靜的多。
這些人都是顧氏子弟。
雖不像顧琛那般,乃是嫡係,但於顧氏而言卻沒有什麼身份高低。
顧熙早就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他將有能力的子弟派往四周,自是有著自己的安排。
那便是聯係四方有能之人。
哪怕不能再行改革之舉,亦是可以暫時穩住大漢。
其中包括皇甫嵩盧植等人。
這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救國了,雖然不能徹底解決掉大漢的核心矛盾。
但有著這些能人的幫襯。
大漢亦是能穩住一時。
顧琛的表情仍是滿滿的怒意,但想著顧熙在離開之前的交代,他終於還是忍下了心中的怒火。
轉身便回到了房間之中。
眾人此時表情同樣也很難過,但麵對這般局勢還是不得不出去應付一切。
但當前情況顯然已經變了。
顧熙此次歸京的時日實在是太短了,他不可能將整個中軍都打造成死忠於他之人。
他若是還在便好,因為他足以壓製住一切。
但隨著顧熙身死。
這些顧氏子弟再想穩住局勢,那便不是那麼輕鬆的了。
就在當天,何進聯合何太後。
以當朝太後、大將軍之名,宣告顧熙死訊。
消息一出,洛陽震動!
聲聲哭泣哀嚎之聲,響徹整個洛陽。
很多人都有些難以相信顧熙這種神仙竟然會薨世。
但又能如何呢?
顧熙始終都不會再出現了。
而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城內的守軍亦是失去了主心骨。
聽從朝廷詔令是很多人的本能想法。
何進這個大將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已經收攏了很多守軍。
雖然其中亦是有人不相信這一切,還包括不少顧熙從巨鹿之地帶來的子弟們不願聽從。
但這又能如何?
終究是改變不了洛陽城內的亂局。
顧熙於人心上的造詣確實非凡。
但人心終究難測。
他唯一的疏漏便是高看了何太後和何進這兩個皇族外戚。
沒有料到兩人竟然會完全沒有大局。
這完全不是顧氏子弟能夠阻攔的。
他們隻能想方設法的穩住更多人,儘可能的保證洛陽不會出亂。
但與朝中的老狐狸們相比,他們終究還是太嫩。
最關鍵的是——
如今顧氏身上已經沒有了大義。
而反觀何太後與何進這些人,則代表起了朝廷。
整個洛陽城內暗湧不斷。
何進已經完全成為了世家大族們手中的利刃。
他做出了一個決定——要為顧熙定下惡諡。
原本何太後還覺著此事不妥。
畢竟顧熙聲望太高,且有功於社稷,若是定下惡諡,恐怕會生出亂子。
但何進隻用了一句話便說服了她。
不為顧熙定下惡諡,天下人該怎麼看她這個太後,後世人會怎麼評論她這個太後?
這確實是一個十分致命的問題。
當今之天下,除了顧熙之外又有誰能打開洛陽八關的城門呢?
而董卓的出現這種消息可能瞞得住嗎?
這一句話說到了何太後的心坎裡,她隻是沉默了一下後,便直接答應了此事。
而這顯然不是一個人的想法。
就在次日的大朝會上,他們便完全不符禮節的給顧熙敲定了諡號。
——忠厲。
臨患不反曰忠;中能慮外曰忠;教人以善曰忠。
以表顧熙三扶龍庭之功,教導天子之功。
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遂過曰厲。
此乃對顧熙改革之舉的諷刺。
對於顧熙這種功勞的臣子而言,這顯然是一個極具侮辱的諡號。
但又有誰會在意呢?
這一仗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此舉就是為了掩蓋這一切。
並且讓何進和董卓去當這個明麵之上的惡人。
哪怕就算將來真的出了差錯,他們亦可將此事完全推到何進和董卓身上。
這便是人心。
經過劉誌劉宏兩代皇帝的不治。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大漢一向十分崇尚的品德也不再是那麼重要了。
而在此之後,何進便將目光對準了冠軍侯府。
他要將所有風險排除,直接讓人包圍了整個冠軍侯府。
冠軍侯府。
“忠厲?”
“這何進安敢如此辱我顧氏先人?”
顧琛頭戴白孝,雙眼血紅,整個人青筋暴起。
其餘幾個顧氏子弟亦是無比憤怒。
諡號這種東西,當今天下百姓不懂其含義,但他們這些人又怎麼可能不懂?
這是對顧熙一生的評判啊!
一個“厲”字。
便足矣抹去顧熙不知道多少的功勞。
顧易此時亦是無比憤怒,恨不得直接結算下場,去宰了何進何皇後這一對兄妹。
都說東漢的這幾代外戚之中,何進何太後是最菜的。
但如今看來,這哪止是菜啊!
可以說完全沒有半點的政治遠見。
但他必須要保證理智。
哪怕就算結算了顧熙的成就點,他現在最多也隻有一次操控機會,顧易不能拿著整個家族的未來去賭。
如今看來,亂世已經難免了。
顧氏必定受到影響。
此時顯然不是他下場的時機。
“哼!”
顧琛的呼吸愈發急促,猛地冷哼了一聲,直接站了起來:“是可忍孰不可忍!”
“絕不能讓何進這般愚蠢之人,辱我顧氏!”
說罷,他直接便要殺出府中。
“子琰萬不可衝動啊!”仍是有人想勸。
但顧琛這一次卻是並未停下,隻是看著幾個兄弟說道:“時至如今,豈能再退?”
“何進辱祖父,派兵圍我冠軍侯府。”
“顯然是已經對我等有了殺意。”
“如此下去早晚便是一死,有何懼之?”
他的聲音十分鏗鏘,滿眼血絲讓其看上去更是滿身戾氣。
“子琰說的不錯!”
聽到這話,亦是有兄弟認同,“我顧氏子弟,何時怕過死?”
“豈能容忍他們如此侮辱?”
眾人的怒火完全都被點燃了。
但亦有人保持冷靜。
“諸位兄弟,祖父臨走之前曾在三交代,我等若是衝動,大漢.”
“如此大漢,護之何用?”
還未等他說完,顧琛猛地便打斷了他,掃視眾人道:“我顧氏世代皆為大漢忠臣。”
“祖父更是一生為大漢,竟還要被如此侮辱。”
“如此大漢,護之無意。”
他猛地一挑手中長槍,鏗鏘嗬道:“且不如毀之再立!”
“毀之再立?”
眾人皆是表情微微一變,不過卻都沒有過多慌亂。
這便唯有顧氏子弟了。
但凡若是其他家族,恐怕都會被驚得站不起來。
“我顧氏子弟,可瀟灑赴死,但絕不能受辱而忠。”
“至於四方兄長,定會支持我等的想法。”
顧琛仍是在不斷開口,攥著長槍的手上青筋暴起。
這一次,所有人都沉默了。
隻是這樣過了兩三秒,他們便紛紛站了起來,跟隨著顧琛直接朝著府外而去。
顧氏的輝煌,讓所有顧氏子弟都有著自己的傲氣。
如此侮辱,他們寧死不從!
冠軍侯府如今的處境確實極差。
多數兵權皆已失去,唯剩下百餘名巨鹿子弟,幾乎都在冠軍侯府之內。
這當然不符規矩。
但這就是雙方博弈出來的默契。
這些人對於何進而言,既然招降不了,那便不要影響彆人。
“諸位!”
方甫走進院內,顧琛立刻便喚來了眾人,掃視眾人沒有任何廢話,隻是鏗鏘問了句:“諸位!”
“可願隨我赴死?”
他可是顧氏嫡係子弟。
雖然在顧氏之中,嫡係並沒有所謂的上下之分。
但在當前的這種時代,嫡係就是有所不同。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站了起來。
局麵到了現在這般。
他們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冠軍侯府的處境?
時至今日,還能留在冠軍侯府之人,便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願隨公子赴死!”
沒有任何廢話,隻是一聲聲呐喊響起。
“好!”顧琛斷喝了一聲,正色掃視眾人道,“諸位恩情,顧氏自當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