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而卒,年六十四,廢朝一日,贈司空。子士涇。
士涇,德宗朝尚主,官至少列十餘年,家富於財。結托中貴,交通權幸。憲
宗朝,遷太府卿。製下,給事中韋弘景等封還製書,言士涇不合居九卿,辭語激
切。憲宗謂弘景曰:“士涇父有功於國,又是戚屬,製書宜下。”弘景奉詔。士
涇善胡琴,多遊權幸之門,以此為之助,時論鄙之。
李景略,幽州良鄉人也。大父楷固。父承悅,檀州刺史、密雲軍使。景略以
門蔭補幽州功曹。大曆末,寓居河中,闔門讀書。李懷光為朔方節度,招在幕府。
五原有偏將張光者,挾私殺妻,前後不能斷。光富於財貨,獄吏不能劾。景略訊
其實,光竟伏法。既而亭午有女厲被發血身,膝行前謝而去。左右有識光妻者,
曰:“光之妻也。”因授大理司直,遷監察禦史。及懷光屯軍鹹陽,反狀始萌。
景略時說懷光請複宮闕,迎大駕,懷光不從。景略出軍門慟哭曰;“誰知此軍一
日陷於不義。”軍士相顧甚義之,因退歸私家。
尋為靈武節度杜希全辟在幕府,轉殿中侍禦史,兼豐州刺史、西受降城使。
豐州北扼回紇,回紇使來中國,豐乃其通道。前為刺史者多懦弱,虜使至則敵禮
抗坐。時回紇遣梅錄將軍隨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氣製之。郊迎,傳言欲先
見中使,梅錄初未喻。景略既見盈珍,乃使謂梅錄曰:“知可汗初沒,欲申吊禮。”
乃登高壟位以待之。梅錄俯僂前哭,景略因撫之曰:“可汗棄代,助爾號慕。”
虜之驕容威氣,索然儘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紇使至景略,皆拜之於庭,
由是有威名。杜希全忌之,上表誣奏,貶袁州司馬。希全死,征為左羽林將軍,
對於延英殿,奏對衎潔,有大臣風彩。
時河東李說有疾,詔以景略為太原少尹、節度行軍司馬。時方鎮節度使少征
入換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軍司馬儘簡自上意。受命之日,人心以屬。景略居
疑帥之地,勢已難處。回紇使梅錄將軍入朝,說置宴會,梅錄爭上下坐,說不能
遏,景略叱之。梅錄,前過豐州者也,識景略語音,疾趨前拜曰:“非豐州李端
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拜,遂命之居次坐。將吏賓客顧景略,悉
加嚴憚。說心不平,厚賂中尉竇文場,將去景略,使為內應。
歲餘,風言回紇將南下陰山,豐州宜得其人。上素知景略在邊時事。上方軫
慮,文場在旁,言景略堪為邊任,乃以景略為豐州刺史、兼禦史大夫、天德軍西
受降城都防禦使。迫塞苦寒,土地鹵瘠,俗貧難處。景略節用約己,與士同甘苦,
將卒安之。鑿鹹應、永清二渠,溉田數百頃,公私利焉。廩儲備,器械具,政令
肅,智略明。二歲後,軍聲雄冠北邊,回紇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儘景略之能。
貞元二十年,卒於鎮,年五十五,贈工部尚書。
張萬福,魏州元城人。自曾祖至其父,皆明經,止縣令州佐。萬福以父祖業
儒皆不達,不喜為書生,學騎射。年十七八,從軍遼東有功,為將而還。累攝舒
廬壽三州刺史、舒廬壽三州都團練使。州送租賦詣京師,至潁州界為盜所奪,萬
福領輕兵馳入潁州界討之。賊不意萬福至,忙迫不得戰,萬福悉聚而誅之,儘得
其所亡物,並得前後所掠人妻子、財物、牛馬等萬計,悉還其家;不能自致者,
萬福給船乘以遣之。
尋真拜壽州刺史、淮南節度副使。為節度使崔圓所忌,失刺史,改鴻臚卿;
以節度副使將千人鎮壽州,萬福不以為恨。
許杲以平盧行軍司馬將卒三千人駐濠州不去,有窺淮南意。圓令萬福攝濠州
刺史。杲聞,即提卒去,止當塗陳莊。賊陷舒州,圓又以萬福為舒州刺史,督淮
南岸盜賊,連破其黨。
大曆三年,召赴京師,代宗謂曰:“聞卿名久,欲一識卿麵,且將累卿以許
杲。”萬福拜謝,因前奏曰:“陛下以一許杲召臣,如河北諸將叛,欲以屬何人?”
代宗笑謂曰:“且與吾了許杲事,方當大用卿。”以為和州刺史、行營防禦使,
督淮南岸盜賊。至州,杲懼,移軍上元。杲至楚州大掠,節度使韋元甫命萬福追
討之。未至淮陰,杲為其將康自勸所逐。自勸擁兵繼掠,循淮而東,萬福倍道追
而殺之,免者十二三,儘得其虜掠金帛婦人等,皆送致其家。元甫將厚賞將士,
萬福曰:“官健常虛費衣糧,無所事,今乃一小賴之,不足過賞,請用三之一。”
代宗發詔以勞之,賜衣一襲、宮錦十雙。
久之,詔以本鎮之兵千五百人防秋西京。萬福詣揚州交所領兵,會元甫死,
諸將皆願得萬福為帥,監軍使米重耀亦請萬福知節度事。萬福曰:“某非幸人,
勿以此相待。”遂去之。帶利州刺史鎮鹹陽,因留宿衛。
李正己反,將斷江、淮路,令兵守埇橋、渦口。江、淮進奏舡千餘隻,泊
渦下不敢過。德宗以萬福為濠州刺史,召見謂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
褒卿也。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從先帝所改,恐賊不知是卿也。”複
賜名萬福。馳至渦口,立馬岸上,發進奉舡,淄青兵馬倚岸睥睨不敢動,諸道舡
繼進。改泗州刺史。魏州饑,父子相賣,餓死者接道。萬福曰:“魏州吾鄉裡,
安可不救?”令其兄子將米百車往饟之。又使人於汴口,魏人自賣者,給車牛
贖而遣之。
為杜亞所忌,征拜右金吾將軍。召見,德宗驚曰:“杜亞言卿昏耄,卿乃如
是健耶!”詔圖形於淩煙閣,數賜酒饌衣服,並敕度支籍口畜給其費。及陽城等
於延英門外請對論事,伏閣不去。德宗大怒,不可測。萬福揚言曰:“國有直臣,
天下太平矣!萬福年已八十,見此盛事。”閣前遍揖城等,天下益重其名。
貞元二十一年,以左散騎常侍致仕。其年五月卒,年九十。萬福自始從軍至
卒,祿食七十餘年,未嘗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愛。在泗州時,遇德宗幸奉天,
李希烈反,陳少遊悉令管內刺史送妻子在揚州以為質。萬福獨不送,謂使者曰:
“為某白相公,萬福妻老且醜,不足煩相公寄意。”終不之遣,由是為人所稱。
高固,高祖侃,永徽中,為北庭安撫使,有生擒車鼻可汗之功,官至安東都
護,事具前錄。固生微賤,為叔父所賣,展轉為渾瑊家奴,號曰黃芩。性敏惠,
有膂力,善騎射,好讀《左氏春秋》。瑊大愛之,養如己子,以乳母之女妻之,
遂以固名,取《左氏傳》高固之名也。
少隨瑊從戎於朔方,德宗幸奉天,固猶在瑊麾下。是時,賊兵已突入東壅門,
固引甲士亂揮長刀,連斫數賊,拽車塞闔,一以當百,賊乃退去。眾鹹壯之。以
功封渤海郡王。李懷光既反,德宗再幸梁漢。懷光發跡邠寧,至是,使留後張昕
取將士萬餘人以資援河中。固時在軍中,乃伺便突入張昕帳中,斬首以徇。拜檢
校右散騎常侍、前軍兵馬使。貞元十七年,節度使楊朝晟卒,軍中請固為帥,德
宗念固功,因授檢校工部尚書。順宗即位,就加檢校禮部尚書。憲宗朝,進檢校
右仆射。數年受代,入為統軍,轉檢校左仆射,兼右羽林統軍。元和四年七月卒,
贈陝州大都督。
郝玼者,涇原之戍將也。貞元中,為臨涇鎮將,勇敢無敵,聲振虜庭。玼以
臨涇地居險要,當虜要衝,白其帥曰:“臨涇草木豐茂,宜畜牧,西蕃入寇,每
屯其地,請完壘益軍,以折虜之入寇。”前帥不從。及段佐節製涇原,深然其策。
元和三年,佐請築臨涇城,朝廷從之。仍以為行涼州,詔玼為刺史以戍之。自此
西蕃入寇,不過臨涇。
玼出自行間,前無堅敵。在邊三十年,每戰得蕃俘,必刳剔而歸其屍,蕃人
畏之如神。讚普下令國人曰:“有生得郝玼者,賞之以等身金。”蕃中兒啼者,
呼玼名以怖之。十三年,檢校左散騎常侍、渭州刺史、禦史大夫,充涇原行營節
度、平涼鎮遏都知兵馬使,封保定郡王。吐蕃畏其威,綱紀欲圖之,朝廷慮失驍
將,移授慶州刺史,竟終牖下。
段佐者,亦以勇敢知名。少事汾陽王子儀為牙將,從征邊朔,績效居多。貞
元末,為涇原節度使,練卒保邊,亦為西蕃畏憚。累至檢校工部尚書、右神策大
將軍。元和五年卒。
史敬奉,靈武人,少事本軍為牙將。元和十四年,敬奉大破吐蕃於鹽州城下,
賜實封五十戶。先是,西戎頻歲犯邊,敬奉白節度杜叔良請兵三千,備一月糧,
深入蕃界;叔良以二千五百人授之。敬奉既行十餘日,人莫知其所向,皆謂吐蕃
儘殺之矣。乃由他道深入,突出蕃眾之後。戎人驚潰,敬奉率眾大破之,殺戮不
可勝紀,驅其餘眾於蘆河,獲羊馬駝牛萬數。
敬奉形甚短小,若不能勝衣。至於野外馳逐,能擒奔馬,自執鞍勒,隨鞍躍
上,然後羈帶,矛矢在手,前無強敵。甥侄及僮使僅二百人,每以自隨;臨入敵,
輒分其隊為四五,隨逐水草,每數日各不相知;及相遇,已皆有獲虜矣。
與鳳翔將野詩良輔、涇原將郝玼各以名雄邊上。吐蕃嘗謂漢使曰:“唐國既
與吐蕃和好,何妄語也!”問曰:“何謂?”曰:“若不妄語,何因遣野詩良輔
作隴州刺史?”其畏憚如此。
史臣曰:自盜起中原,河、隴陷虜,犬戎作梗,屢犯郊畿。謀臣運策以竭精,
武士荷戈而不暇。如璘、昌之材力,扼腕奮命,欲吞虜於胸中;郝、史驍雄,斬
將搴旗,將申威於塞外。而竟不能北逾白道,西出蕭關,俾十九郡生民,竟淪左
衽,僅能自保,功何取焉!雖運使時然,亦將略有所未至。棲曜、萬福之節概,
景略之負氣,壯哉!
讚曰:馬、劉、史、郝,氣雄邊朔。力扞獯虜,終慚衛、霍。萬福義勇,景
略氣豪。為人所忌,慷慨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