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禦率掌同左右率。
長史、錄事參軍事、倉兵胄三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人數、品秩、職掌如左右衛府也。太子左、右清道率府:隋文置左右虞候府,各開府一人,掌斥候。國初亦為左、右虞候,龍朔改為清道率府,神龍又為虞候,開元複為清道也。
率各一人,正四品上。
副率各二人。從四品上。
清道率掌東宮內外晝夜巡警之法。
長史、錄事參軍事、倉兵胄三曹參軍、司階、中候、司戈、執戟。人數、品秩如左右衛率府。
太子左右監門率府:隋置此官,國家因之。
率各一人,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從四品上。
左右監門率掌東宮禁衛之法,應以籍入宮殿門者,二率司其出入,如上台之法。
長史、錄事參軍事、兵胄二曹參軍。監門直長七十八人。人數、品秩同諸率府。
太子左、右內率府:隋初置內率府,擬上台千牛衛。龍朔初,為奉裕率,鹹亨複。
率各一人,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從四品上。
左、右內率之職,掌東宮千牛備身侍奉之事,而立其兵仗,總其府事。
長史、錄事參軍事、兵胄二曹參軍,人數、品秩如諸率。
千牛十六人,備身二十八人,主仗六十人。
王府官屬公主邑司。親王府:傅一人,從三品。漢官有王傅、太傅,魏、晉後唯置師,國家因之,開元改為傅。
諮議參軍一人,正五品上。
友一人,從五品下。
文學二人,從六品上。
東閣、西閣祭酒各一人。從七品上。
傅掌傅相讚導,而匡其過失。諮議訏謀左右。友陪侍規諷。文學讎校典籍,侍從文章。祭酒接對賓客。
長史一人,從四品上。
司馬一人,從四品下。
掾一人,正六品上。
屬一人,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從六品上。
史二人,記室參軍事二人,從六品上。
錄事參軍事一人,從六品上。
錄事一人,從九品上。功倉戶兵騎法士等七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七品上。
參軍事二人,正八品下。行參軍四人,從八品。
典簽二人。從八品下。
長史、司馬統領府僚,紀綱職務。掾統判七曹參軍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記室掌表啟書疏。錄事參軍事勾稽省署鈔目。錄事掌受事發辰。七曹參軍各督本曹事,出使檢校。典簽宣傳教命。
親王親事府:典軍二人,正五品上。
副典軍二人,從五品上。
執仗親事十六人,執乘親事十六人,親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準部內人數多少置。
親王帳內府典軍二人,副典軍二人,品秩如親事府。
帳內六百六十七人,校尉、旅帥、隊正、隊副。看人數置。
典軍、副典軍之職,掌率校尉已下守衛陪從之事。
親王國:令一人,從七品下。
大農二人,從八品下。
尉二人,正九品下。
丞一人,從九品下。
錄事一人,典衛八人,舍人四人,學官長一人,食官長一人,丞一人,廄牧長二人,丞二人,典府長二人,丞二人。國令、大農掌通判國事。國尉、國丞掌判國司,勾稽監印事。典衛守居宅。舍人引納。學官教授內人。
公主邑司:令一人,從七品下。
丞一人,從八品下。
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主簿二人,謁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吏二人。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財貨出入、田園征封之事。其製度,皆隸宗正寺。
州縣官員
京兆河南太原等府:自秦、漢已來為雍、洛、並州。周、隋或置總管都督,通名為府。開元初,乃為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三府牧各一員,從二品。牧,古官,舜置十二牧是也。秦以京城守為內史,漢武改為尹。後魏、北齊、周、隋又以京守為牧。武德初,因隋置牧,以親王為之。或不出閣,長史知府事。
尹各一員,從三品。京城守,秦曰內史,漢曰尹,後代因之。隋為內史。武德初置牧,以長史總府事。開元初,雍、洛、並改為府,乃升長史為尹,從三品,專總府事也。
少尹各二員,從四品下。魏、晉已下,州府有治中,隋文改為司馬,煬帝改為讚理,又為丞,武德改為治中,永徽避高宗名,改為司馬,開元初,改為少尹。司錄參軍二人,正七品。
錄事四人,從九品上。
功倉戶兵法士等六曹參軍事各二人,正七品下。
府史、《隋書》有之。
參軍事六人,正八品下。
執刀十五人,典獄十一人,問事十二人,白直二十四人。經學博士一人,從八品上。
助教二人,學生八十人。醫藥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學生二十人。
大都督府:魏黃初二年,始置都督諸州軍事之名,後代因之。至隋改為總管府。武德四年又改為都督,貞觀中分為上、中、下都督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