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帝紀第三_北齊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北齊書 > 卷三 帝紀第三

卷三 帝紀第三(1 / 2)

◎文襄

世宗文襄皇帝,諱澄,字子惠,神武長子也,母曰婁太後。生而岐嶷,神武

異之。魏中興元年,立為渤海王世子。就杜詢講學,敏悟過人,詢甚歎服。二年,

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尚孝靜帝妹馮翊長公主,時年十二,神情俊爽,便若成

人。神武試問以時事得失,辨析無不中理,自是軍國籌策皆預之。

天平元年,加使持節、尚書令、大行台、並州刺史。三年,入輔朝政,加領

左右、京畿大都督。時人雖聞器識,猶以少年期之,而機略嚴明,事無凝滯,於

是朝野振肅。元象元年,攝吏部尚書。魏自崔亮以後。選人常以年勞為製,文襄

乃厘改前式,銓擢唯在得人。又沙汰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至於才名之士,

鹹被薦擢,假有未居顯位者,皆致之門下,以為賓客,每山園遊燕,必見招攜,

執射賦詩,各儘其所長,以為娛適。興和二年,加大將軍,領中書監,仍攝吏部

尚書。自正光已後,天下多事,在任群官,廉潔者寡。文襄乃奏吏部郎崔暹為禦

史中尉,糾劾權豪,無所縱舍,於是風俗更始,私枉路絕。乃榜於街衢,具論經

國政術,仍開直言之路,有論事上書苦言切至者,皆優容之。

武定四年十一月,神武西討,不豫,班師,文襄馳赴軍所,侍衛還晉陽。五

年正月丙午,神武崩,秘不發喪。辛亥,司徒侯景據河南反,潁州刺史司馬世雲

以城應之。景誘執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暴顯等。遣司空韓

軌率眾討之。夏四月壬申,文襄朝於鄴。六月己巳,韓軌等自潁州班師。丁醜,

文襄還晉陽,乃發喪,告喻文武,陳神武遺誌。七月戊戌,魏帝詔以文襄為使持

節、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渤海王。文襄啟辭位,願停王

爵。壬寅,魏帝詔太原公洋攝理軍國,遣中使敦喻。八月戊辰,文襄啟申神武遺

令,請減國邑分封將督,各有差。辛未,朝鄴,固辭丞相。魏帝詔曰:“既朝野

攸憑,安危所係,不得令遂本懷,須有權奪,可複前大將軍,餘如故。”

議者鹹雲侯景猶有北望之心,但信命不至耳。又景將蔡遵道北歸,稱景有悔

過之心。王以為信然,謂可誘而致,乃遺景書曰:

先王與司徒契闊夷險,孤子相依,偏所眷屬,義貫終始,情存歲寒。待為國

士者乃立漆身之節,饋以一餐者便致扶輪之效,況其重於此乎?常以故舊之義,

欲將子孫相托,方為秦晉之匹,共成劉範之親。況聞負杖行歌,便以狼顧反噬,

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強,勢不足以自保,率烏合之眾,為

累卵之危。西取救於宇文,南請援於蕭氏,以狐疑之心,為首鼠之事。入秦則秦

人不容,歸吳則吳人不信。當是不逞之人,曲為無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

投杼之惑。比來舉止,事已可見,人相疑誤,想自覺知。闔門大小,悉在司寇,

意謂李氏未滅,猶言少卿可反。孤子無狀招禍,丁天酷罰,但禮由權奪,誌在忘

私,聊遣偏裨,前驅致討,南兗、揚州,應時克複。即欲乘機,席卷縣瓠,屬以

炎暑,欲為後圖,且令還師,待時更舉。今寒膠向折,白露將團,方憑國靈,龔

行天罰。器械精新,士馬強盛,內外感恩,上下戮力,三令五申,可赴湯火。使

旗鼓相望,埃塵相接,勢如沃雪,事等注熒。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轉禍為福,

寧人負我,不我負人,當開從善之途,使有改迷之路。若能卷甲來朝,垂橐還闕

者,即當授豫州,必使終君身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攝,進得保其祿位,退則不喪

功名。今王思政等皆孤軍偏將,遠來深入,然其性命在君掌握,脫能刺之,想有

餘力。節相加授,永保疆埸。君門眷屬,可以無患,寵妻愛子,亦送相還,仍為

通家,共成親好。君今不能東封函穀,南麵稱孤,受製於人,威名頓儘。得地不

欲自守,聚眾不以為強,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有惡逆之禍,覆宗絕嗣,自貽伊

戚。戴天履地,能無愧乎!孤子今日不應遣此,但見蔡遵道雲:“司徒本無西歸

之心,深有悔過之意”,未知此語為虛為實。吉凶之理,想自圖之。

景報書曰:

仆鄉曲布衣,本乖藝用,出身為國,綿曆二紀,犯危履難,豈避風霜,遂得

富貴當年,榮華身世。一旦舉旗掞,援鼓枹,北麵相抗者,何哉?實以畏懼危亡,

恐招禍害故耳。往年之暮,尊王遘疾,神不祐善,祈禱莫瘳。遂使嬖幸弄權,心

腹離貳,妻子在宅,無事見圍。及回歸長社,希自陳狀,簡書未遣,斧鉞已臨。

既旌旗相對,咫尺不遠,飛書每奏,冀申鄙情。而群帥恃雄,眇然弗顧,連戰推

鋒,專欲屠滅。掘圍堰水,僅存三版,舉目相看,命縣漏刻。不忍死亡,出戰城

下,拘秦送地,豈樂為之?禽獸惡死,人倫好生,仆實不辜,桓、莊何罪。且尊


最新小说: 白鹿行西州 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白月光爆改玄學大佬,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重生之敦肅皇貴妃 修仙:但不是遊戲 逆侯傳 我有一座山 奮鬥九零:複員老兵擺攤養家 幕後嘉賓 逆天青梅:邪王的千麵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