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非所謂追隆堂構,儀刑萬國者也。伏聞朝議以高祖大造區夏,道侔姬文,提
記明堂,式配上帝。今若基址不修,乃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闕於國陽,宗事
之典,有聲無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佇望也。臣又聞官方授能,所以任
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祿。如此則上無曠官之譏,下絕屍素之謗。今國子雖有學
官之名,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鬥哉?昔劉向有言,王者宜興辟雍、
陳禮樂以風天下。夫禮樂所以養人,刑法所以殺人,而有司勤勤,請定刑法,至
於禮樂,則曰未敢。是敢於殺人,不敢於養人也。臣以為當今四海清平,九服寧
宴,經國要重,理應先榮,脫複稽延,則劉向之言徵矣。但事不兩興,須有進退。
以臣愚量,宜罷尚方雕靡之作,頗省永寧土木之功,並減瑤光材瓦之力,兼分石
窟鐫琢之勞,及諸事役非世急者,三時農隙,修此數條。使辟雍之禮,蔚爾而複
興;諷誦之音,煥然而更作,美榭高墉嚴壯於外,槐宮棘寺顯麗於中。更明古今,
重遵鄉飲,敦進郡學,精課經業,如此則元、凱可得之於上序,遊、夏可致之於
下國,豈不休歟!
靈太後令曰:“配饗大禮,為國之本,此以戎馬在郊,未遑修繕。今四表晏
寧,當敕有司,彆議經始。”
累遷太常卿、中書監,攝國子祭酒。是時朝臣多守一職,帶領二官甚少,邵
頓居三職,並是文學之首,當世榮之。文宣幸晉陽,路中頻有甘露之瑞,朝臣皆
作《甘露頌》,尚書符令邵為之序。及文宣皇帝崩,凶禮多見訊訪,敕撰哀策。
後授特進,卒。
邵率情簡素,內行修謹,兄弟親姻之間,稱為雍睦。博覽墳籍,無不通曉,
晚年尤以《五經》章句為意,窮其指要。吉凶禮儀,公私諮稟,質疑去惑,為世
指南。每公卿會議,事關典故,邵援筆立成,證引該洽。帝命朝章,敢定俄頃。
詞致宏遠,獨步當時。與濟陰溫子升為文士之冠,世論謂之溫、邢。巨鹿魏收,
雖天才豔發,而年事在二人之後,故子升死後,方稱邢、魏焉。雖望實兼重,不
以才位傲物。脫略簡易,不修威儀,車服器用,充事而已。有齋不居,坐臥恒在
一小屋。果餌之屬,或置之梁上,賓至,下而共啖。天姿質素,特安異同,士無
賢愚,皆能顧接,對客或解衣覓食,且與劇談。有書甚多,而不甚仇校。見人校
書,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讀不可遍,焉能複校此。且誤書思之更是
一適。”妻弟李季節,才學之士,謂子才曰:“世間人多不聰明,思誤書何由能
得。”子才曰:“若思不能得,便不勞讀書。”與婦甚疏,未嘗內宿。自雲嘗晝
入內閣,為狗所吠,言畢便撫掌大笑。性好談賞,不能閒獨,公事歸休,恒須賓
客自伴。事寡嫂甚謹,養孤子恕,慈受特深。在兗州,有都信雲恕疾,便憂之,
廢寢食,顏色貶損。及卒,人士為之傷心,痛悼雖甚,竟不再哭,賓客吊慰,抆
淚而已。其高情達識,開遣滯累,東吳以還,所未有也。有集三十卷,見行於
世。子大寶,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識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