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術元文遙趙彥深
辛術,字懷哲,少明敏,有識度。解褐司空胄曹參軍,與仆射高隆之共典營
構鄴都宮室,術有思理,百工克濟。再遷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
追授並州長史,遭父憂去職。清河父老數百人詣闕請立碑頌德。文襄嗣事,與尚
書左丞宋遊道、中書侍郎李繪等並追詣晉陽,俱為上客。累遷散騎常侍。
武定八年,侯景叛,除東南道行台尚書,封江夏縣男,與高嶽等破侯景,擒
蕭明。遷東徐州刺史,為淮南經略使。齊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稅,術率諸軍
渡淮斷之,燒其稻數百萬石。還鎮下邳,人隨術北渡淮者三千餘家。東徐州刺史
郭誌殺郡守。文宣聞之,敕術自今所統十餘州地諸有犯法者,刺史先啟聽報,以
下先斷後表聞。齊代行台兼總人事,自術始也。安州刺史、臨清太守、盱眙蘄城
二鎮將犯法,術皆案奏殺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
及資財儘賜術,三辭不見許,術乃送詣所司,不複以聞。邢邵聞之,遺術書曰:
“昔鐘離意雲‘孔子忍渴於盜泉’,便以珠璣委地,足下今能如此,可謂異代一
時。”及王僧辯破侯景,術招攜安撫,城鎮相繼款附,前後二十餘州。於是移鎮
廣陵。獲傳國璽送鄴,文宣以璽告於太廟。此璽即秦所製,方四寸,上紐交盤龍,
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二漢相傳,又傳魏、晉。懷帝敗,沒於劉聰。
聰敗,沒於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
於建鄴。曆宋、齊、梁,梁敗,侯景得之。景敗,侍中趙思賢以璽投景南兗州刺
史郭元建,送於術,故術以進焉。尋征為殿中尚書,領太常卿,仍與朝賢議定律
令。遷吏部尚書,食南兗州梁郡乾。
遷鄴以後,大選之職,知名者數四,互有得失,未能儘美。文襄帝少年高朗,
所弊者疏;袁叔德沉密謹厚,所傷者細;楊愔風流辨給,取士失於浮華。唯術性
尚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責實,新舊參舉,管庫必擢,門閥不遺。考之前後銓
衡,在術最為折衷,甚為當時所稱舉。天保末,文宣嘗令術選百員官,參選者二
三千人,術題目士子,人無謗讟,其所旌擢,後亦皆致通顯。
術清儉,寡嗜欲。勤於所職,未嘗暫懈。臨軍以威嚴,牧人有惠政。少愛文
史,晚更修學,雖在戎旅,手不釋卷。及定淮南,凡諸資物一毫無犯,唯大收典
籍,多是宋、齊、梁時佳本,鳩集萬餘卷,並顧陸之徒名畫、二王已下法書數亦
不少,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門。及還朝,頗以饋遺權要,物議以此少之。十年卒,
年六十。皇建二年,贈開府儀同三司、中書監、青州刺史。子閣卿,尚書郎。閣
卿弟衡卿,有識學,開府參軍事。隋大業初,卒於太常丞。
元文遙,字德遠,河南洛陽人,魏昭成皇帝六世孫也。五世祖常山王遵。父
晞,有孝行,父卒,廬於墓側而終。文遙貴,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中書監,
諡曰孝。文遙敏慧夙成,濟陰王暉業每雲:“此子王佐才也。”暉業嘗大會賓客,
有人將《何遜集》初入洛,諸賢皆讚賞之。河間邢邵試命文遙,“誦之幾遍可得?”
文遙一覽便誦,時年十餘歲。濟陰王曰:“我家千裡駒,今定如何?”邢雲:
“此殆古來未有。”
起家員外散騎常侍。遭父喪,服闋,除太尉東閣祭酒。以天下方亂,遂解官
侍養,隱於林慮山。武定中,文襄征為大將軍府功曹。齊受禪,於登壇所受中書
舍人,宣傳文武號令。楊遵彥每雲:“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後忽被中旨
幽執,竟不知所由。如此積年。文宣後自幸禁獄,執手愧謝,親解所著金帶及禦
服賜之,即日起為尚書祠部郎中。孝昭攝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參軍,典機密。及
踐祚,除中書侍郎,封永樂縣伯,參軍國大事。及帝大漸,與平秦王歸彥、趙郡
王睿等同受顧托,迎立武成。即位,任遇轉隆,曆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侍
中、中書監。天統二年,詔特賜姓高氏,籍屬宗正,子弟依例歲時入朝。再遷尚
書左仆射,進封寧都郡公、侍中。
文遙曆事三主,明達世務,每臨軒,多命宣敕,號令文武,聲韻高朗,發吐
無滯。然探測上旨,時有委巷之言,故不為知音所重。齊因魏朝,宰縣多用廝濫,
至於士流恥居百裡。文遙以縣令為字人之切,遂請革選。於是密令搜揚貴遊子弟,
發敕用之。猶恐其披訴,總召集神武門,令趙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
為縣,自此始也。既與趙彥深、和士開同被任遇,雖不如彥深清貞守道,又不為
士開貪淫亂政,在於季、孟之間。然性和厚,與物無競,故時論不在彥深之下。
初,文遙自洛遷鄴,惟有地十頃,家貧,所資衣食而已。魏之將季,宗姓被侮,
有人冒相侵奪,文遙即以與之。及貴,此人尚在,乃將家逃竄。文遙大驚,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