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並未因秦叔寶的拒絕而氣餒,他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件,遞到秦叔寶麵前:
“秦愛卿,你先彆急著拒絕,你看看這個。”
秦叔寶疑惑的接過信件,隻見信封上赫然印著加急八百裡的標識,發信人正是程咬金。
他抬頭看向李恪,眼中滿是疑問。
李恪攤開雙手,一臉無辜地說道:“這信今日剛到,信封都還沒拆開呢,原本是要寄給你的,不過因為這信使八百裡加急,所以就先到了我手上。”
秦叔寶與程咬金同為大唐舊臣,兩人相識已久,關係極為親近。
見是程咬金的來信,他趕忙拆開信封,展開信紙細細閱讀起來。
信中字跡剛勁有力,一如程咬金豪爽的性格:
“叔寶兄台如晤!
“自分彆以來,愚弟甚是想念,如今我依照陛下所授之法治理豫州,成效顯著,初到豫州時,此地民生凋敝,盜匪橫行,政令不通,百姓苦不堪言。”
“陛下曾言,欲安民心,先解民困。”
“於是,我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又組織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
“起初,眾人皆有疑慮,行動遲緩,但我以身作則,與百姓同甘共苦,親自參與勞作。漸漸地,百姓們看到了希望,紛紛響應。”
“為了維護地方治安,陛下還教我組建團練,選拔精壯之士,日夜操練,如今,盜匪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在豫州地界撒野。”
“在律法推行方麵,陛下建議我簡化流程,公正執法,讓百姓知曉律法,敬畏律法。”
“以往打官司,百姓常常要耗費大量錢財和時間,還未必能得到公正裁決,如今,我們設立專門的司法場所,選派公正廉潔的官員審理案件,力求事事公平公正。”
“百姓們對律法心服口服,社會秩序井然。”
“如今的豫州,可謂是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百姓們安居樂業,對陛下感恩戴德,皆言是他讓豫州重獲生機。
“叔寶兄,陛下心懷天下,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安民之誌。”
“愚弟深知您一生忠肝義膽,心係大唐。”
“如今陛下欲成就一番大業,實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望兄台看在多年交情份上,看在大唐江山社稷份上,幫襯陛下一二。”
“誠邀兄台來豫州一聚,共敘往日情誼,暢聊天下大事。”
“弟咬金敬上”
秦叔寶讀完信,心中感慨萬千。
他沒想到,在李恪的指點下,程咬金竟能將豫州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
信中字裡行間都透露出百姓對李恪的愛戴與感激,可見李恪已然深得民心。
秦叔寶抬起頭,看向李恪,眼中的神色已然發生了變化:“陛下,既然咬金如此相勸,老臣便應下此事,願助殿下一臂之力,將這酒館經營好。”
李恪大喜過望,連忙拱手作揖:“秦愛卿肯答應相助,實在是太好了!有你在,我便放心了,日後還望秦愛卿多多費心。”
秦叔寶微微點頭,目光堅定:“陛下放心,老臣既已答應,必定竭儘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