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皺了皺眉頭,心中泛起一絲疑惑,不知這馬車中究竟是何物,竟然要九匹馬才拉的動。
然而,還未等他細想,一陣嬌嗔嬉笑之聲從馬車內部傳了出來。
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突兀刺耳,傳入李世民耳中,讓他頓時愣住。
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盯著那輛馬車,心中湧起一股怒火,暗暗怒斥李恪:“大敵當前,行軍打仗如此嚴肅之事,他竟然還帶著妃子同行,如此貪圖享樂,成何體統!”
就在李世民滿心憤懣之時,馬車的簾子突然被掀開,李恪披散著頭發探出頭來。
此刻的他,麵色微紅,眼神中帶著幾分慵懶。
由於李世民經過易容,李恪並未認出他來,隻是隨意地衝著站在一旁的李世民吩咐道:“喂,那個小兵,去給朕拿根蠟燭過來。”
說完,李恪便縮回了車內,緊接著,車內又傳出武曌半推半就、欲拒還迎的聲音。
李世民瞬間明白了李恪要蠟燭的意圖,氣得渾身亂抖。
他緊緊握著拳頭,指甲幾乎嵌入掌心,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這個逆子,竟敢在行軍途中如此荒唐,簡直是辜負了朕的期望,浪費了這大好的出征機會!”
但礙於自己此刻的偽裝身份,李世民隻能強忍著怒火,站在原地,身體因憤怒而微微顫抖,眼神中滿是失望。
李恪見“小兵”沒有動靜,不耐煩地提高了音量,語氣中滿是訓斥:“你這小兵怎麼回事?朕讓你拿根蠟燭,聾了嗎?磨蹭什麼!再不快去,軍法處置!”
李世民心中的怒火已經燃燒到了頂點,他死死地盯著李恪,雙眼仿佛要噴出火來。
雙手不自覺地攥緊成拳,若不是極力克製,真想立刻亮出身份,狠狠教訓眼前這個荒唐無度的家夥。
最終,李世民還是強壓下了心中的滔天怒火,咬著牙轉身,裝作去找蠟燭的樣子快步離開。
這一幕被不遠處的尉遲恭和秦叔寶看在眼裡。
尉遲恭忍不住暗自搖頭,低聲嘟囔道:“唉,李恪殿下這是在作死啊,居然敢這麼訓斥陛下,要是陛下這會兒發作起來,可如何是好。”
秦叔寶也是一臉無奈,輕輕歎了口氣說:“誰說不是呢,殿下平日裡也算精明,怎麼這次如此糊塗,這下可把陛下氣得不輕,希望待會兒彆再生出什麼事端才好。”
李世民強忍著滿腔的怒火,很快取來了蠟燭,大步走到馬車旁,將蠟燭遞給李恪。
李恪一把接過,嘴裡還嘟囔著:“動作這般遲緩,真該好好操練你一番。”
說罷,便縮回馬車之中。
進入車內,李恪將蠟燭穩穩地放置在一旁特製的燭台上。
燭火搖曳,昏黃的光亮在狹小的車廂內彌漫開來。
在蠟燭的頂端,有一個極小的陶瓷容器,裡麵盛著煤油和水。
李恪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得意的神色,伸手輕輕攪動著陶瓷容器裡的液體。
隨著他手指的動作,煤油和水奇妙地融合、反應,竟漸漸生成了絲狀的物品。
那些絲狀物品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奇異的光澤。
武琞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美眸中滿是驚奇之色,忍不住輕輕拉住李恪的衣袖,嬌聲道:“陛下,這是何物?怎的如此神奇,妾身從未見過這般奇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