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冷眼看著李恪,目光中滿是怨憤。
李恪迎著她的目光,神色平靜,繼續緩緩說道:“高昌王太過固執,不願與大唐合作,可絲綢之路的穩定關乎太多。”
“我身為大唐一國之主,肩負使命,無奈之下,隻能給高昌換個能順應局勢的王。”
王妃眼中閃過一絲憤怒的火花,聲音顫抖地罵道:“你這強盜行徑,還說得如此理所當然!你們大唐仗著國力強盛,肆意踐踏他國尊嚴,遲早會遭報應!”
李恪並未動怒,微微搖頭,接著說:“這並非是我個人的意願,而是大勢所趨。”
“你也明白,隻有依附大唐,高昌才能在這亂世中長久生存。”
“另外,你到達蜀州的消息,我已經派人告知高昌王了,如果他心裡還念著你,很快便會有所行動,趕來救你了。”
聽到這話,王妃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驚訝,有擔憂,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但很快,她又恢複了那副高傲冷漠的模樣,冷哼道:“王上一定會來救我的!!”
李恪沒有回應她的挑釁,見王妃喝完水後,嘴角還殘留著水漬,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從懷中掏出一方手帕,輕輕替她擦拭嘴角。
王妃身子一僵,想要躲避卻因鐵鏈束縛無法動彈,隻能怒目而視。
李恪的手指輕輕觸碰著王妃的臉頰,順勢捏了捏她的臉蛋,似笑非笑地嘲諷道:“你最好彆後悔今天說過的話。”
王妃用力甩開頭,惡狠狠地說道:“我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當初沒有看透你這虛偽的嘴臉,留在了大唐!我就算死,也不會後悔!”
一旁的武琞將這一幕儘收眼底,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酸澀。
她緊咬嘴唇,雙手不自覺地攥緊衣角,眼神中夾雜著一絲隱隱的醋意。
隨後,李恪帶著武曌,在眾人敬仰的目光中走向蜀州官僚們。
蜀州的大小官員們早已整齊列隊,翹首以盼。
李恪站定後,目光掃視全場,聲音洪亮清晰,傳遍每一個角落:“今日到此,有幾件事要宣布。”
眾人皆屏氣凝神,靜靜聆聽。
“武家對朝廷忠心耿耿,諸多事務儘心儘力,今特賞賜武家白銀二百萬兩!”
此言一出,全場一片驚歎。
二百萬兩白銀,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足夠讓一個家族從此衣食無憂,儘享榮華。
李恪親自宣讀這份賞賜,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武家眾人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即激動得熱淚盈眶。
武元慶和武元爽兩兄弟更是直接跪地,磕頭謝恩,聲音帶著哭腔:“陛下大恩,武家沒齒難忘!願為王爺效犬馬之勞!”
之前拿下那硝石礦,武家幾乎傾儘家財,正發愁呢,李恪賞賜的這二百萬兩簡直是雪中送炭。
李恪微微抬手示意他們起身,接著說道:“你們也彆高興得太早,朕還有一項任務交給武家!”
“蜀州之地,戰略位置重要,兵工廠更是關乎國防,經朕考量,你們武家要儘快在蜀州建立兵工廠,而由你們武家自己掌管蜀州的兵工廠!”
這一決定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
蜀州官僚們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兵工廠,那可是重中之重,掌握著軍事器械的生產製造,權力極大。
武家此前雖有些勢力,但也從未達到如此高度,如今這是要一飛衝天啊!
李恪當然知道兵工廠的重要,背地裡肯定還是讓不良人把控,隻是此時為了震懾眾人,還有讓眾人知道為自己辦事的好處,才故意如此。
一位資曆較深的官員忍不住小聲嘀咕:“這武家,怕是要從此飛黃騰達了……”
旁邊的人紛紛點頭,眼神中既有羨慕,又有一絲嫉妒。
武元慶和武元爽激動得渾身發抖,再次重重跪地,涕淚橫流:“陛下信任,武家定不負所托!定將兵工廠打理得井井有條,為陛下、為大唐效力!”
李恪看著武家兄弟,神色莊重:“望你們莫要辜負朕的期望,用心經營,為大唐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