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微微一笑,接著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環顧四周,然後當眾向李恪發問:“陛下,那日您曾說大勝之後,要給高昌國百姓留條活路,不知這話還算不算數?”
此言一出,營帳內眾人皆麵露驚訝之色。
誰也沒想到,王妃竟敢在這眾多將領麵前,如此大膽地直接質問李恪。
一時間,營帳內一片寂靜。
李恪沒有絲毫猶豫,目光看向王妃,大聲答道:“自然算數!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高昌之戰,隻為懲處其不義之舉,絕非濫殺無辜。”
頓了一下,李恪繼續大聲說道:“諸位聽好了!此次攻打高昌國,乃是因其屢屢挑釁我大唐威嚴,犯我邊境。”
“但我軍的目標是懲處其國主及頑固抵抗之徒,與高昌國的普通百姓毫無瓜葛。
“待攻入城中之後,任何人不得侵擾百姓,若有兵卒敢拿百姓一針一線,定斬不饒!”
李恪說道這裡,目光銳利地掃視了一圈兒眾將領。
昔日大戰,攻破城池之後,城中必然打亂,所有將士兵卒接連大戰,早已身心疲憊,急需發泄。
所以那段時間就是城中最混亂的時候。
將領們知道打仗辛苦,所以對這一現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般不會過多苛責。
而李恪現在的承諾,算是給足了高昌王妃麵子,也給了高昌國百姓最大的保障。
“再者,若高昌國歸入我大唐版圖,本王在此承諾,高昌百姓可享有自治權利,保留他們原有的生活習俗和治理方式。”
“而且,大唐不會限製高昌子弟參加科考,隻要有才能,皆可入京為官,為我大唐效力。”
此言一出,營帳內一片驚歎與讚歎之聲。
眾將士紛紛對李恪的深明大義和長遠謀略表示欽佩,這一下,算是把高昌國拿捏得死死的了。
就算到時候高昌國內對於此次大戰,和納入大唐版圖這些事情頗有微詞,經過李恪一視同仁的政策下發,這些聲音也就不重要了。
畢竟,作為尋常百姓,誰不想有個穩定的生活和升官發財的機會呢?
王妃站在一旁,聽到李恪這一番擲地有聲的承諾,心中震撼不已。
她怎麼也沒想到,李恪竟能給出如此優厚的條件,給予高昌國百姓這般寬容與希望。
激動之下,王妃眼眶泛紅,當即撩起裙擺,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
“陛下如此寬厚仁義,實乃高昌百姓之福,臣妾代高昌國上下老小,叩謝陛下大恩大德!”
“日後臣妾當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李恪見狀,快速上前幾步,伸手將王妃扶起,溫和地說道:
“王妃快快請起,朕此舉也是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更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高昌國百姓亦是我大唐子民,理應一視同仁。”
“而且王妃不遺餘力,救治我大唐傷病,提供高昌地圖,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朕看到了王妃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