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小鎮的廊橋上,悄然出現了一位中年儒士的身影。
他身著青衫,麵容清臒,眉宇間透著一股書卷氣。
齊靜春站在廊橋中央,目光溫和地望向橋兩端的兩個少年,心中滿是欣慰。
一個安分守己,但心中卻始終懷著一份不甘,想要向老天爺討要一個公道。
另一個誓要向世間的不公遞拳出劍,將自己的道理講給所有人聽。
兩個少年其實很像,但又很不同。
一個溫潤如玉,一個鋒芒畢露。
忽然。
遠遠的月光之下,走來了一個老人家。
老人開懷大笑。
儒士的眼眶便濕潤了。
...
在一間幽靜的院子裡。
一個眉心點著紅痣的少年正怒氣衝衝地來回踱步,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忽然停下腳步,猛地一拍桌子,破口大罵道:“崔明皇!你這個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能辦砸,你還有什麼用!”
站在一旁的崔明皇臉色蒼白如紙,低著頭,不敢說半個字。
他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雙手緊緊攥著衣角,顯然對眼前的少年極為畏懼。
而那位大驪國師的弟子、新任督造官吳鳶更是大氣不敢喘一下,站在角落裡,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被這場怒火波及。
那眉心點紅痣的少年,正是崔瀺,或者說崔東山。
他此刻心中怒火中燒,完全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原本,他讓崔明皇攔截馬瞻一行人,徹底斷絕山崖書院的文脈傳承。
往後,隻要方知寒出了小鎮,他再與正陽山、雲霞山、老龍城的人“知會”一聲,就能徹底借刀殺人!
至於陳平安,崔瀺原本打算讓他安安穩穩地在小鎮當個富家翁,便可以消磨掉文聖那一脈的最後一點文運。
與齊靜春說自己會擺平正陽山?
出爾反爾?
那咋了?
陳平安,這個看似普通的少年,極有可能是齊靜春選中薪火相傳的讀書種子!
如果真是這樣,一旦得手,那文聖一脈和齊靜春一脈的文運,都將被崔瀺收入囊中!
然而,事情卻完全偏離了他的預想。
他萬萬沒想到,那個叫方知寒的打漁少年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就離開小鎮。
更沒想到,方知寒手裡竟然有一枚兵家虎符,能夠召喚一息的兵家陰神!
這一變故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不僅讓崔明皇铩羽而歸,還讓馬瞻一行人順利逃脫。
“陳平安……”崔瀺低聲念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陰冷的光芒。
想到這裡,崔瀺轉過身,對崔明皇和吳鳶冷冷地說道:“接下來的計劃如果再出任何差錯,後果你們自己清楚!”
崔明皇和吳鳶連忙點頭。
崔東山冷哼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