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方兄過來找我有何事?”
夏辰笑著開口問道,明知故問。
“今天白天在藏書閣,聽到夏大人所說的那幾句話,但我感覺豁然開朗,但還有一些不能夠明悟,因此特意過來請教!”
方之如起身,認真開口。
“哈哈坐下!”
夏辰抬了抬手讓方之如坐下。
他喝了一杯杯中酒水,然後撇了撇嘴,這中品碧玉酒真是寡淡無味,太難喝了,他默默放一下酒杯。
笑著開口:“儒家次聖的思想是一個人要向外求,向天地萬物求,通過研究天地萬物,理解他們的運行規律,從而得到做人的道理,得到天地本質的大道,這即是你儒家的格物致知。”
方之如聽到這讚同的點了點頭,他下定決心要將整個藏書閣的書籍全部看完也是受到了這種啟發,將天底下的道理全都看完,自然能夠搭建屬於自己的思想體係。
“但我認為,道與理不在外物,而在自己的內心,我覺得,向內求更加重要!”
夏辰聲音輕柔,可在場所有人若有所思,但又似懂非懂。
其中方之如和許星辰眼眸最為明亮,其次是夏玄恪……
“人隻需要不斷的向內求索,反省自己的本心,便可明悟道與理,這便是我所說的心即是理!”
夏辰這句話完全的突破了儒家次聖的思想,突破了他的思想體係框架,下層的這句話主張通過自我覺知直接把握道與理,更加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當你注重向內求時,明悟世間諸般道與理之後,便要做到……知行合一!”
夏辰聲音略微停頓,聲音依舊平靜,可這平靜的聲音在眾人心頭卻如轟鳴雷聲一般炸響。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仿佛有著無窮的魔力,推開了另外的一扇門,那一扇門一直在那裡,眾人看得見它經過時卻一直將其忽視,仿佛永遠看不到,沒有任何人發覺。
但今日夏辰帶領著眾人走到了這扇門前,認真的告訴大家,隻有這扇門才是通往道與理的大門,這扇門才是正確的大門!
“何為知行合一,我舉個例子,你知道要孝敬師長,感謝恩人,你知道這些道理,這些都是知,可僅是知還不夠,還要行,用實際行動孝敬師長去感恩恩人,否則的話你便是沒有真正的悟透。”
這個道理很簡單,可這世間能夠真正知行合一的人卻寥無幾,人們總是善於知曉道理,但在行動上卻永遠不夠,永遠無法做到。
“要是想要一個人真正達到一定境界,知行合一還不夠,還要……致良知!”
夏辰再次拋出三個字,這三個字相比於前麵兩句話,要更難理解,眾人的目光都不由望向夏辰。
陸鳴神明亮並且帶著複雜,他是堅定的儒家次聖格物致知思想的追隨者。
原本他是想反駁夏辰所闡述的思想的,可當夏辰說出知行合一時,他便陷入了沉默,一直在靜靜的體悟這句話。
“何為致良知?”陸鳴第一個忍不住開口問道。
“良知是一個人內心先天具備的道德判斷力,是是非善惡的本能認知,便他沒經過教育,他也能朦朧的感受到何為善,何為惡,這便是良知,致良知便是通過不斷去除邪惡貪欲等遮蔽,恢複良知的澄明見性,保持內心的純粹,依據自己純粹的內心行動。”
夏辰聲音在每個人耳邊響起,陸鳴和方之如這兩個從小接觸儒家次聖思想的人已經呆在原地,整個人的思想觀念都差點被徹底顛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