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很快受理了這個案件。
並且通過多方調查,以及人證取證,很快下了定論,將殺人凶手沈檀捉拿歸案。
由於事件特殊,大理寺卿方圓第二日就請示了皇帝此事,皇帝冷眼看了戶部尚書沈巷,責備他縱容兒子,教子無方,一通責罵下來,本想罷免了他的官職,二皇子卻站出來為他說話了。
皇帝心裡明清,二皇子與他是一黨的,便道:“依你看,這件事該怎麼處置?”
二皇子跪下,回道:“父王,沈大人並與包庇其子之意。大理寺去拿人時,沈大人便將兒子交了出來。這件事的確是沈檀的過錯。古人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兒臣認為此事應該交由大理寺全權處理,沈大人教子不嚴,應當在家反省半月,罰俸一年。”
皇帝滿意這個兒子的回答,他還以為二皇子站出來是為了為沈巷求情。
此事本應該就這樣處理。
就在這時,卻有另外一位官員站出來,“陛下,臣有事啟奏。”
皇帝看了一眼上前說話的人,道:“愛卿請說。”
這位官員看了一眼對麵站著的肅國公蕭儉,又直起了身體,道:“陛下,此事還沒有完結。肅國公之女為了此事,煽動民眾,激發民憤,擾亂治安,應當嚴懲。”
皇帝也是聽說了這件事,不過他隻當一個小女子為了伸張正義在胡鬨。
那個小女子小時候進宮,他還見過一兩次,挺機靈聰明的一個小孩。
不過可惜的是不是肅國公的親生女兒。
皇帝嗯了一聲,態度曖昧模糊,不鹹不淡地看向肅國公,問道:“此事肅國公怎麼看?”
蕭儉早就在那個將官進言的時候就想好了托詞,可看著皇帝沉沉的眼神時,心裡轉變,又換了一個說詞。
蕭儉立刻跪在地上叩首,“陛下,臣有罪,小女這事微臣也是才剛剛聽說。微臣教女無方,讓她如此肆意妄為,不顧後果,請陛下責罰。但是小女年幼,請求陛下看在她一片赤子丹心的份上原諒她,饒她一條小命,微臣以後一定嚴加管教。”
皇帝微微起身,眯著眼睛看他。
這些大臣的心思他都了解,他還以為蕭儉要為了保全肅國公府將這個假女兒推出來定罪,沒想到他還能把這件事主動攬到頭上。
皇帝麵色溫和,抬手道:“起來吧,就如你所說,子不教父之過,罰你半年的俸祿。”
蕭儉心裡大喜,趕緊磕頭謝恩:“謝陛下寬恕!”
剛才進言的官員看了一眼自己的同黨,隻好又上前說道:“陛下,肅國公之女此番行為實在是狠毒,應該好好給一個教訓才是。”
皇帝看向他,“愛卿的意思是?”
官員道:“應當嚴懲不貸。”
皇帝這番不痛不癢的懲罰,難道是想以後有人效仿,煽動民眾來要挾朝廷嗎?
當然這個話官員沒有說出來,他要的是對肅國公府的懲罰,將蕭家拉下馬,而不是惹怒皇帝。
見皇帝沉思,官員又道:“陛下,此女為了煽動民眾,讓人寫了一堆大逆不道的東西,分發給民眾,利用無知民眾,企圖引起民亂啊!陛下!”
就在他試圖讓人將東西呈上去的時候,皇帝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了一疊紙,詢問道:“愛卿說的是這個嗎?”
不等官員回答,他就自顧自讀了幾句。
官員沒想到皇帝那裡竟然已經有了罪證,更加沒想到看了這些東西陛下竟然不生氣,甚至還很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