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憂國,
哪怕無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憂國,說的好!】
【都說“戲子無義”,可翻開史書看看,有情有義的“戲子”又何止一人。】
【我想起第一季裡那位老戰士的話了,那個年代無名無姓的烈士真的太多了!】
【小鬼子的話可信不了,就算給他們唱完了,戲班恐怕也活不過去啊。】
【……】
無奈悲涼的歌聲與劇情畫麵和曆史記憶一起,激發了每一個觀眾的家國情懷。
雖然舞台上下看似是一片“祥和”,但所有人都清楚,或許戲班和“伶人”的生命,會隨著這一場表演共同結束。
伴隨著旋律到達頂峰,觀眾們的情緒也被蓄積到了最高點,等待著一個爆發。也就在這時,歌聲與舞台上的女子聲音同時停下。
劇情裡,現場的侵略者疑惑的看向舞台。
屏幕前,觀眾們也同樣等待著接下來的發展。
鏡頭對準了台上的女子,隻見她原本笑意盈盈的臉此時已是滿麵冰霜,眼神中透露出無儘的憤恨與決然。
“點火!”
一聲女子的厲叱響起,舞台周圍爆發出滔天的火光,將整座戲院染成紅色。
原本戰戰兢兢跪在一旁的戲班眾人猛然跳起來,怒吼著撲向一個個慌亂的侵略者,縱使麵對槍口也毫無畏懼。
他們不是不想活。
但他們更想讓敵人死!
火光、槍聲、怒吼……直到一聲爆炸聲響,畫麵上的紛亂消失,一切歸於平靜,唯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戲台。
“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
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彆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
戲幕起,戲幕落,誰是客……”
《赤伶》這首歌一共兩遍,前一半帶劇情,後一半則是完整的歌曲。
雖然視頻還沒有結束,但是觀眾們的感情已經按捺不住,在評論區抒發起自己的情感。
【我是來聽歌的,結果怎麼感覺像是看了一部劇。】
【仁人誌士,家國情懷!誰能想到這隻是一部網劇的推廣曲。】
【不愧是《靈魂擺渡》!這立意,我願稱之為國產網劇最高!】
【這質量,這劇情,真的不是把原劇的片段給放出來了嗎?】
【為什麼還要等周末才開播,我已經等不及了!】
【……】
這首《赤伶》顯然是戳中了觀眾的情感點,僅僅發布不到半天,光是在微博的播放量就超過二十萬,點讚也超過了五萬。
要知道,“靈擺”官微的粉絲才不過三萬多。
而在其他平台,播放量也同樣漲幅驚人。更關鍵的是,視頻的轉發和分享數據也特彆高,這就使得許多原本沒看過《靈魂擺渡》的路人也被吸引了進來,進一步助推了播放數據的增長。
家國情懷,無名英雄,這些本就是屬於國人共同的記憶。更何況作為推廣曲,《赤伶》的劇情是完全獨立的,不需要你看過前作、了解背景,也依然會被感動。
二十萬!
三十萬!
五十萬!
播放量節節攀升,點讚和留言也水漲船高。甚至不少音樂、影視類的大V在看過之後,出於熱度或者個人喜好,也開始轉發。
在視頻發布24小時後,“赤伶”這個詞條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