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那一言為定。”黎沁頓時歡快了起來,“我在上滬等你。”
——
把錢分完,啟明創投賬戶上隻剩下了孟白自己的2000萬。
說起來,這家公司最開始就是為了樂時影業這個項目才成立的。如今項目結束了,它也應該“壽終正寢”了。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孟白並沒有把賬戶上的錢轉出來。
等把秦嵐、黎沁他們從公司退出去以後,他去又往裡邊加了1000萬。
順便,還去更改了一下企業性質和經營範疇。
然後,他帶著新生的“啟明創投”,找到了陳靜。
“等等,老板。”
辦公室裡,陳靜這個常年保持冷靜的“眼鏡娘禦姐”難得驚訝的道:“你是說,想做VC業務?”
“是。”孟白點點頭,笑著道:“怎麼,聽起來很難以置信嗎?”
“倒也不是……”陳靜恢複了以往的平靜,“隻是感覺老板你從做影視,跳到做風投,感覺有些突然。”
所謂“VC業務”,指的是“初創企業風險投資”。簡單來說,就是專門給那些剛剛起步、還沒有展現出實際成績的企業,提供“種子輪”“天使輪”之類的風投。
在投資領域,有不少投資人或者風投公司很喜歡做這些初創企業。
他們秉持的觀點就是“廣撒網,碰大魚”,撒一筆錢下去,一次投好多公司。隻要有一個起來了,那就能賺到。
大部分情況都是賺一筆就走,但偶爾也可能賭中一個未來的“獨角獸”。
等到幾輪融資或者上市之後,套現離場大賺一筆,隨後開始下一波“撒網”。
其實在樂時影業這筆股份還沒有賣出去的時候,孟白是想過拿到錢就入股弧光影視,或者是投資其他影視項目。
畢竟他對影視行業最熟悉,投資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但是在真的拿到錢以後,他忽然發現自己的格局似乎小了一點。
確實,把錢繼續投在影視這邊,穩穩賺錢是肯定的。
但也正像之前說的,影視行業是一個資金周轉很慢的行當。
一筆錢投下去,要過個一年半載才能見到收益不說,收益率也沒那麼高。
更重要的是,縱觀這麼多年影視行業的發展就能發現,那些真正站在最頂端的資本方,基本上沒有一個是單純做影視的。
從早年的實體產業,到後來的“煤老板”,再到如今的房地產、互聯網,這個圈子裡最頂端的大佬,一直都是圈子外麵的。
孟白想了很久,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
就像一棵長在罩子裡的樹,不管再怎麼努力發育,它的上限也就是這個罩子的大小。裡麵的“養分”,是不足以讓它衝破罩子的。
所以,如果這棵樹想要“打破”罩子,那隻能想辦法把根係伸到罩子外麵,靠著更廣闊的養分,反哺自身。
就像那句忘記是誰說過的話——
隻有在世界之外,你才能獲得否定這個世界的力量。
所以說,啟明創投就相當於孟白的一個嘗試,看看能不能從影視圈這個“罩子”外麵,吸取到更廣闊的“養分”。
當然了,風險肯定是有的,而且很大。
畢竟是初創企業,裡麵九成九的選手都是活不過房租首付款的炮灰。
更何況,弧光本身也不是做投資領域的,缺乏優質項目的渠道和人脈,這就更加大了難度。
不過說是這麼說,孟白依然不打算放棄。
反正也就3000萬而已,現在的弧光還虧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