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說,現在應該叫“聶局長”。
年初廣電一波人事變動,這位升了副局長,現在主管國內影視劇產業的發展和審查。
今天這場意見會,主要是針對今年新提出來的《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乾政策意見》。
對於其中涉及到的各項新政策,征求一下各大影視公司和視頻平台的意見。
內容總共有十四條,諸如加強對主旋律和現實題材作品的扶持力度,優化電視劇成本分配,規範電視台收視率統計模式,支持國產劇“出海”等等。
怎麼說呢,這些政策看著還是挺全麵的,但其實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沒什麼新意。
包括孟白在內,今天到場的絕大部分人,主要關注的還是針對網劇的調整。
大家都希望,網劇的政策也能像其他幾條一樣,沒什麼變化。
可惜,眾人的猜想都落空了。
“……統籌電視劇、網絡劇管理,對電視劇、網絡劇實行同一標準……加強節目上線前內容把關,進一步強化平台網站主體責任……未取得廣電部門頒發許可證的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
會議現場一片嘩然。
大家擔心了兩年的“台網統一標準”政策,終於還是出台了。
按照這個政策,以後的“重點網劇”,不但全都要在上線前先提交審核,而且審查標準也需要和電視劇一樣。
什麼算是“重點網劇”呢?
按照年初有關部門最新定下的標準,凡是製作成本超過“500萬的網劇”和“100萬的網絡電影”,在主流視頻平台首頁進行宣傳推廣的都算在內。
以目前網劇市場的發展規模,但凡能叫得出名字的網劇,成本基本就沒有低於1000萬的。
這個標準,基本就把所有大公司和視頻平台出品的項目,全都囊括在內了。
這可是動了網劇產業的基礎。
畢竟相比於電視劇,網劇從最開始主打的優勢之一,就是更加廣闊的題材和更簡便的審核機製。
現在要和電視劇一樣的標準,那網劇這種模式還有什麼意義?
因此這條政策剛一說完,現場的三家視頻平台,以及弧光這些以網劇為主要業務的影視公司,紛紛提出了異議。
好在,今天這個會議本就是給一眾從業者提意見的。
見在座的各家負責人這麼群情激奮,聶局長立馬表示,關於政策的具體實施,可以再談。
“這樣吧,大家這麼各說各的也比較亂。我們隨後會針對具體的每條政策,再開一個小的討論會。大家選三到四個代表,來提出意見。”聶局長道。
有了這句話,現場倒是平息了一些。
但緊接著,另一個問題出現,選擇誰來當代表呢?
三家視頻平台肯定得各出一個,剩下的人選,就得從影視公司這邊找。
各家的負責人都在心中沉思。
這個“代表”首先行業地位得高,不能是哪個小公司。
其次得有影響力,至少大家能都了解。
然後主要利益還得在網劇這方麵,這樣能保證他的立場。
這麼多要求篩選下來,似乎能符合條件的不剩幾個了啊。
一時間,現場各家負責人的視線,默契的看向了坐在最前麵一排那個年輕的身影上。
就決定是您了,孟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