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視頻平台是個非常燒錢的東西。哪怕是強如奇異TV這些頭部平台,這麼多年依舊是在虧錢,基本全靠股價支撐背後的資本不斷輸血。
恒大的想法其實也和其他幾家差不多,恒騰網絡原有的業務目前進入瓶頸,想繼續推動股價上漲,就需要給資本市場提供新的故事和想象空間。
這才是他們真正想合並儒意影業的原因,正好文娛影視和互聯網也算是近親,二者結合算得上是恰如其分。
周承會聯係儒意,其實就代表著恒騰網絡基本已經決定要發起並購。如今爭議的焦點,主要就是在具體的價格上,因為這決定了並購以後,雙方的占股比例。
儒意影業這邊的電影業務沒什麼需要說的,無論是項目還是業績都是實打實的,資本市場對此有比較充分的估值。所以唯一存在變量的,就是“南瓜電影”這個流媒體平台了。
對於恒大這邊來說,弧光影視的內容支持,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砝碼。
一如柯利名說的一樣,隻有那些頂端的爆款劇集,才能吸引觀眾。就好像樂時網,哪怕老板跑路、公司百億負債,但是靠著一部《甄嬛傳》,每年依舊能有大幾千萬的會員收益入賬。
弧光影視自然是有出產頂尖作品能力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隨之而來還有一個新的問題,就是購片成本的壓力。
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真的想扶持起一個新的流媒體平台,需要多大的投入?
“殺頭的生意有人乾,賠本的買賣沒人做。”周承道:“如果對這個平台投入的資金,會超過它能帶來的收益,那不如乾脆砍掉。所以我更想知道,相比於其他幾家,我們平台的特殊性或者說賣點在哪裡?”
聽到對方的話,儒意這邊孟白三人對視一眼,這個問題他們自然也都討論過了很多次。
“我們弧光是做網劇起家的,所以對於視頻平台來說,可能比在座的各位了解都深。”
說話的依然是孟白,反正剛才已經開口了,他也沒必要繼續在一邊看戲:“如今國內的主流平台其實都有一個問題,就是想做的功能太多,有太多的資源浪費在一些本不應該出現的功能上。”
說到這裡,孟白拿出手機,點開了奇異TV的應用界麵。一個綠色調的開屏界麵之後,緊接著便彈出了花裡胡哨的APP頁麵。
“作為一個視頻平台,除了影視類的業務外,這裡邊還有用戶社區、線上購票、八卦新聞、閱讀、知識付費、電商商城……甚至連小額金融貸款都在上麵。”
孟白攤手:“隻能說平台方想的真周到,知道大家幾個平台的會員辦下來多半沒錢了,趕緊提供一個小額貸。”
會議室裡的眾人聞言,齊齊笑了一聲。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國內很多APP都存在的一個“惡習”,大家都希望用戶隻用自家的應用,於是也不管搭不搭配產品風格,反正能有的都整合上去。
柯利名此時也配合的點開了自家“南瓜電影”的應用:“相比於其他平台,我們走的是模仿Netflix的路線,打造的是一個單純的影視觀看平台。用戶上線沒有彆的目的,就是來找一部精彩的作品看。”
說話的同時,他滑動了一下應用界麵。如他所說,整個首頁除了各種的“熱門劇集”“推薦電影”以外,就沒有彆的東西了。
“不止如此,因為采用的是付費觀看的運營模式,主要收益來自於用戶付費,所以隻有外在界麵的貼片廣告,沒有劇集內部的植入廣告。”
周承皺了皺眉:“隻靠用戶付費的話,能撐得起平台收益嗎?”
“前期肯定會比較困難,因為購片的成本是固定的。”柯利名道:“但是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這一部分成本會被迅速分攤稀釋。之後隻要能覆蓋帶寬成本,就能滿足平台的正向收益。”
周承問:“如今各個平台的用戶數量都進入了增長緩慢期,引流成本也是很高的吧。”
一旁的孟白笑了一聲:“引流成本高這件事,我隻能說是各家網站自找的。都2019年了,短視頻平台已經進化到開頭三秒就要抓住用戶的眼球。但是再看這些平台,采用的依舊是傳統電視媒體的引流手段。一個新用戶點開一個視頻,上來先要看完120秒的廣告,這簡直就是離譜。”
從最早開始,視頻網站能在電視台這樣的主流平台包圍下殺出重圍,靠的就是更好的便利性和流暢度。然而時隔數年,當移動端流媒體成為新的主流平台後,也走上了類似的道路。
設想一個場景,某個流媒體平台獲得一次難得的推廣機會,可以在全國觀眾的手機端出現三分鐘。這三分鐘內,網友可以隨意瀏覽該平台上的內容,進而決定是否要留下繼續觀看。
這種時候,如果每個視頻打開都要先看完片頭的一兩分鐘的廣告,那掌握著隨時跳出權力的觀眾為什麼要留下來?
這就是國內很多流媒體平台所麵臨的引流難題,甚至比傳統電視媒體麵臨的困境還要大。畢竟電視進廣告了還能換台,但在視頻網站這邊觀眾卻沒得選——以前還可以辦會員跳過廣告,但現在連廣告都出現了“會員專屬”。
就像很多平台用戶吐槽的一樣:我窮到連會員都不舍得開,你還給我推廣告有什麼用。真正看廣告有價值的,難道不是那些舍得開會員的VIP用戶嗎?
非會員用戶價值低,用戶會員又不想看廣告,這是獨屬於視頻平台的“矛盾文學”。
相比之下,南瓜電影走的是用戶付費的模式。用戶交完錢,全平台暢銷,沒有亂七八糟的“會員專屬廣告”“超前點播”一類的東西,就是單純的付費看劇。
這種模式放在五六年前肯定行不通,那會大家對網絡的認知,還停留在免費的階段。但是隨著這幾年各大平台潛移默化的影響,外加對版權的重視,其實已經培養出了相當大的一批有付費意願的觀眾。
對於這些用戶來說,隻要會員價格不離譜,而且能保證有好看的內容和觀看體驗,花點錢真無所謂。
聽著孟白幾人的介紹,周承這邊也有自己的考量。
國內的幾大平台走的都是“免費+付費”並行的模式,可以說明這是各大資本都比較認可的一種運營模式。同樣的,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種成熟的模式大家知根知底,自然也就缺乏想象空間。
“南瓜電影”是模仿Netflix的收費模式,很難說這種模式在國內的觀眾環境裡能不能成功。但反過來,也沒人敢說就一定不行。
國外的各大娛樂巨頭,都在布局流媒體,很多走的也是類似的路子,這就證明了一定的可行性。
這麼想想,似乎全新的收費模式,還真是比主流的模式要適合他們。
當然,不管是哪種模式,作為平台而言,內容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一切的核心關鍵,還是在於弧光影視這個影視市場的“爆款製造機”。
幾人談了一下午,最後也沒有談好具體的合作。其實也正常,畢竟是上百億的大型並購案,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就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