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知近日邊軍,可有戰報傳來?”
趙與芮想到了什麼,忽然問道。
“不曾有過,但朕通過太後留在史彌遠身邊的暗子口中得知,大金在蒙古的攻勢下,已經節節敗退,最遲一兩個月,就會有前線的戰報傳回來了。”
經過趙與芮離開臨安前的一番分析後,趙昀也明白了大金敗於蒙古之後,作為三足鼎立的大宋,將會處於一個何等尷尬的境地。
等到那時,親於大金的史彌遠,定會千方百計的施壓,促使他答應大宋與大金聯盟,一同對抗蒙古。
但靖康之役的恥辱猶在眼前,他作為大宋的皇帝,如何能跟大金結盟?
這讓史書上如何寫他這個皇帝?
就算這個主意是史彌遠提的,但終究得要他這位皇帝點頭才行,最後背黑鍋的還不是自己?
但以史彌遠在朝中的權勢,他若一日不點頭,這位置恐怕也做不安穩。
而眼下大金潰敗,幾乎已成定局,就連趙昀自己,也正為此事而發愁。
不過對於這即將到來的困局,趙與芮早就想到了辦法,或者說是借鑒了一下曆史。
“陛下可是在為大金戰敗之後的事而擔憂?”
“聽你這麼說,莫非是有了辦法?”
“驅虎吞狼,可為良策!”
趙與芮嘴角微揚道:“大金打不過蒙古,定會來找我大宋聯盟,我宋金聯盟,蒙古的形勢必然危急,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消息透露給蒙古,誘使蒙古來與我大宋結盟呢?”
“如此一來,是與大金結盟還是與蒙古結盟,主動權自然就落到了我們手上,並且有蒙古從中鉗製,也可免去被大金要挾勒索一番,畢竟能看著他們鷸蚌相爭,豈不更好?”
等到那時,蒙古不想宋金結盟,必然會全力阻攔,而大金同樣擔心蒙宋結盟,也會極力放低姿態。
不過這看似是為了把大金和蒙古再次放在對立麵上,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實則趙與芮真正想要對付的人卻不是大金和蒙古,而是史彌遠。
試想一下,大金想要跟大宋結盟,最先收買的人是誰?
自然會是史彌遠。
若宋金聯盟無法促成,大金第一個怪罪的會是誰?
自然也是史彌遠。
所以想要徹底扳倒史彌遠,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候借刀殺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聽了趙與芮的解釋後,趙韻登時茅塞頓開,但很快又忍不住問道:
“隻是,我們不跟蒙古結盟嗎?畢竟我們和蒙古結盟的話,就能滅掉大金,一血前仇了!”
趙昀並非出生在皇家,也非從小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因此胸中同樣有著一腔熱血,裝著國仇家恨,若能一舉覆滅大金,亦是他心中所願。
趙與芮聞言搖了搖頭道:
“與虎狼合謀,無異於以身相飼!”
“陛下難道忘了大宋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鑒嗎?”
趙昀心頭頓時一震,有些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