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走到了江寧鄉,這個爾後會變成繁華大學城的地方。
如今交通工具還隻能是拖拉機。
三十年,真的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貧窮的國度,現在誰會信它將會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美利堅帝國貿易戰分庭抗衡而不落下風。
李均攔下了去高水縣城的拖拉機拖拉機上拉的是一車糧食,起先司機還不停車,因為李均現在狼狽得全身是泥,像是乞丐,又像是神經病。
拖拉機的速度可不是汽車的速度,李均見拖拉機不停,他衝刺般地速度衝上去。
然後司機看到那個神經病居然站在馬路上。
“找死啊你,你個牛犢子!”司機停下車怒罵道。
李均一肚子火氣,直接走到拖拉機師傅旁邊。
想到這人拒載自己。
語氣不忿道“去縣城,給你五塊。”
李均甩給司機五塊,然後爬上了拖拉機。
師傅見那人給五塊錢,還想說什麼,但是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這些糧食都是拉到糧管所,自己拉一趟車也就七八塊錢一趟,現在多一筆五塊錢的收入,不要白不要。
拖拉機在道路上噴著黑煙,發動機發出砰哧砰哧砰哧時而急時而緩的不絕於耳的轟鳴聲。
這個年代的拖拉機可是好東西,是農村人羨慕的機動車,婚喪嫁娶,拉種子,送公糧,鄉乾部到縣裡開會載人,供銷社進貨都少不了它。
享受了一個小時的顛簸大餐,李均到達了金陵高水縣。
到了高水縣之後,李均找了一個小旅館。
他的衣服得洗得換。
小旅館是位於汽車站和火車站附近的。
這個年代思想上還在爭論姓資姓社,但是很多人卻開始向往資產階級生活了。
特彆是失落的十年那一批人,當年他們在學校鬨了幾年,沒念什麼書,接著下鄉又混了幾年,他們再回縣城逛了幾年,他們的紀律性和老一輩是遠遠不如了。
男青年“青年不樂,一生白過。”
女青年“年輕不美,老了後悔。”
“人生不浪,白來一趟。”
小旅館,招待所也開始冒出紅燈區。
現實是一副場景,可怕有些人思想還在咬著這是姓資姓社還在爭論,你做了,你還說該不該做!
所以這也是一個掩耳盜鈴的時代,不過這個時代還是有看得透的一些人,比如可怕的溫洲人,他們似乎天生有一種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的樸素自然意識。
你們嘴巴裡姓資姓社談論得沸反盈天;溫洲人隻信“民以食為天”,怎樣能生存,怎樣能富裕、幸福,他們就怎麼乾。華夏的許多地方在“姓社姓資”的問題上長時間徘徊彷徨,翻來覆去折騰,喪失了大好發展時機,付出了高昂的社會成本。
而溫洲人卻按照幾何學中“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原理,排除一切乾擾,孜孜不倦地追求財富。而後世的曆史證明,他們那樣做是正確的。
李均在小旅館將自己身上的衣服泥巴給洗掉了,然後買了一身花格子衣服。
穿著花格子衣服,李均在高水縣城這最繁華的地方逛了起來。
幾個青年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