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出價了。
“好,那邊十六號客人出價30萬。”
“三十一萬!”
“三十八萬!”
“四十萬!”
……
第二塊地皮的爭奪顯然沒有第一塊地皮激烈,因為第二塊地皮爭奪在很多人眼裡高價爭奪沒意思,不是頭彩。
而且那塊地皮在陸家嘴,陸家嘴什麼對方,很大麵積就是灘塗,要是長江發大水,都可能給淹沒咯。
而且滬海浦區開放是定位工業區,那個小陸家嘴格局太小,建不起來什麼的。
所以,很多人像李嘉誠一樣,對於陸家嘴的那塊地皮,嘴和眼皮都不動一下,沒興趣。
現在是一些知道在浦區拿不過大鱷外資商人的滬海本地人和李均競爭著。
“六號客戶出價九十六萬A002塊地皮,還有沒有人出更高的價嗎?現在還沒有破百萬,還有沒有人……”
“九十六萬,還有沒有人出更高的價?”
主持拍賣的人接連詢問了幾次拍賣現場的人們。
見十分鐘時間也快到了,沒有人加價。
他最後宣布道:“九十六萬一次,九十六萬兩次,九十六萬三次!”
“砰!”
拍賣主持人錘擊拍賣桌。
李均用九十六萬的價格拿下東埔區陸家嘴A002好地皮!
當主持人宣布的時候,李均都有點不相信,九十六萬居然就拿下了陸家嘴一塊地皮?
他想笑,大笑,可是這裡不適合……
後世全華夏哪裡的地皮最貴,那就是陸家嘴。
後世那裡的房價最高,陸家嘴!
後世那裡的地皮和房價漲得最快,也是陸家嘴!
明年鄧公將在滬海市這個時代最高的製高點,新錦江大樓俯瞰整個滬海全景,並聽取東埔區開發的專題彙報。
然後鄧公指示了魔都滬海東浦區的開發戰略是:金融先行,貿易興市,基礎鋪路,工業聯動。
鄧公強調:“改革開放之中,金融最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
滬海在民國以前是金融中心,有個外國人的租借地外灘,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華夏要在金融方麵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滬海,但那要好多年以後,但要從現在就要做起,我看陸家嘴就是一個不錯發展金融的地方,與外國的建立的租借地外灘可以隔江相望嘛,我們可以證明我們也可以比他們搞的好。
明天華夏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那些話將陸家嘴的發展推向一個顯耀的位置。
但是現在卻是沒有人知道。
因為1990年開放滬海東浦區,這道發令槍打響的時候,對於滬海東浦區未來的構想是定位於“建成一個設施配套齊全,現代化和外向型的工業基地,完全和金融不搭咖!”
這得在一年後,鄧公說的那番話後才出現,要以滬海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把滬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飛躍。
並將滬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設立在滬海東浦區陸家嘴。
而且強調浦特區和華夏其他開發區不同,滬海浦區提出”金融先行”。
李均這是絕對的撿漏。
就是這樣一塊寶地上的地皮,寸土寸金的地方,李均想不到自己居然隻是拿了九十六萬就買下了一塊那裡地皮。
呃,九十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