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將對於他不再是天堂,而是地獄!
按照後世的走向,李三泉是再次見到那個狗眼看人低的摩根主管,然後加入摩根銀行……在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時候,華爾街投行五死其三,****成為最大贏家,他在其中起的作用是揚名立萬的。
他發現公司次級貸款的違約期成本正在迅速攀升,他找到CEO。
CEO讓其盯緊次級貸,他當時把許多寸頭賣掉,那玩意可能會什麼都不是。
那可是120億美元的次級抵押貸款,全部拋了,這使得摩根公司收益銳減,很多人罵他誤導老板。
但是,隨後一場不易察覺的陰雲在華爾街上空聚集。
首先是貝爾斯登旗下兩隻價值200億美元的次貸基金開始出現虧損,公司高管在海外逍遙快活,對此不以為然,虧損越來越嚴重,等到重視,一切已經來不及了,貝爾斯登的虧損像是感冒病毒一樣四處蔓延。
花旗,美林和美洲銀行次貸業務虧損330億,260億和100億美元,****因為李三泉而提前撤出避免了大損。
李三泉揚名華爾街。
本該加入****的李三泉,但是這一次他接到一個電話,是獵頭的,說一家均伊銀行非常看中他,希望他麵談一下。
“均伊銀行?”李三泉喃喃著,那裡冒出的銀行,從來沒有聽過啊~
不過對方說的對自己十分感興趣,想起摩根銀行的家夥,他決定先不去找那個勢利眼家夥,而是去瞧瞧那個均伊銀行到底哪裡冒出來的。
李均把招納人才的任務交給了華爾街的獵頭,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
他則是帶著伊娃繼續遊覽起曼哈頓的風光。
他不太喜歡浮躁的華爾街,到處都是充滿著金融的血腥絞殺和銅臭味道,雖然他喜歡金錢。
去華爾街的人都是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在那裡,他們處理這巨大的財富,創造金錢,創造效率,在華爾街即使最資曆淺的金融專業人員,都可以拿到6萬元美元以上的年薪,
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
這裡的人學習金融,從事金融,就隻是為了賺很多很多的錢,沒有人不是這樣,他們都想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去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所有人為了賺錢,都是一種狂躁的狀態,但是有一個卻例外。
這一年巴菲特在美國股市縱橫,他從可口可樂大賺了一筆,這讓他突然頓悟,他覺得一個投資者應該能靜下心來傾聽公司的聲音,而不是盲目跟隨市場的聲音,一個投資者,應該聆聽價值的聲音,而不是價格的聲音,因而決定價格的最終因素,是價值,價值決定一個公司的曆史和未來走勢。
在這之前他是那些期望在股市大撈一筆的短線投資者彆無二致,幾乎無時不刻地關注股價,頻繁的拋售,買進,再拋售,如此循環往複。
當他頓悟出:“不看股價,不看股價,不做差價”。
從此世界少了一個平庸勞碌的小股民,多了一位富可敵國的華爾街投資大師。
依靠著頓悟出三個原材。
他開始變成了一個穩健,成熟的投資者,對那些富有成長性的公司長線持股。
他戰無不勝,。
成了股民眼中的“神”。
還時不時與比爾蓋茨一起多次問鼎世界首富。
曼哈頓,李均帶著伊娃欣賞漫街的繁華,這裡比華夏燕京,這裡比莫斯科真是繁華太多了。
不過,李均知道,後世北上廣快速發展並不比曼哈頓差,成為世界大都市。
隻是遊玩了一天,李均就接到了獵頭公司詹姆斯的電話。
李均感歎:“那白人做事的效率還是蠻高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