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華夏華人富豪榜出來了。
報紙雜誌紛紛暢銷,特彆是這個改革開放時代,財富是所有人崇拜的。
李均掃了一眼去年的富豪榜。
這些明麵上的富豪,牟其中進入了前百,排在首富的不是李嘉誠,是有著香港“世界地王”之稱的周慧敏,他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坐擁了大片的土地,其在菲律賓的資產總額就超過50億美元,現在他已經進軍華夏地皮。
這個財富不斷暴增的人,九十年代,周是一個被李嘉誠都是要稱之為大哥的人。
在商圈威望很高。
這個人是赤手空拳打天下。
李均對這個人昔日商業案例講課的時候,十分有研究。
周家境十分貧寒,但是他一直尋找著能夠發家致富的機會,有一天看到一家紗廠裡麵堆滿了紗管但卻不用,他料想這些紗管肯定是要當作垃圾清理掉,於是他便主動上前詢問老板需不需要將這些紗管處理掉,老板以為他有渠道收這些紗管,於是生意給他做,但是他並沒有,但是他尋找了到了需要這些紗管的工廠,輕鬆掙到了不少……然後一一步步做起工廠,並購買土地,他發現土地升值快,極其暴利,於是就轉型做了一位地產商人,從此,靠地產狠賺,開啟了他的地產傳奇。
從菲律賓到美國到加拿大幾十個國家都有他的版圖,他的財富幾何級增長。
他有了享之不儘的財富,但是卻沒有李嘉誠的高齡,去世之後,留下千億財產給自己的獨女鄭綿綿,這個獨女無法承受他遺留下來的大攤子,在一係列的錯誤決策下,敗光其所有的資產,昔日周慧敏一手打拚的千億商業帝國也不複存在。
李均對這個人是很唏噓的。
後代爭氣還好,後代不爭氣,奮鬥到死也是一遭敗光。
所以那時候,李均在課堂開玩笑說,這周慧敏要是多生幾個子女,周家商業帝國也不會崩塌得那麼快,你們以後有錢了,得多生幾個……
因為若是有足夠多的後代,分散自己的資產,有能力的子孫掌握更多的財富,那麼也能避免這個問題。
也許是這個原因,李均想著上一世的結發妻子,但是他還是接受了伊娃的緣故,他不能讓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龐大商業帝國因為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而敗光。
自己和王瑤當初生了一兒一女,兒子還生病,他需要給自己一些後路。
這麼想著,他覺得自己對王瑤的背叛就少了一份。
他這輩子會把王瑤寵上天,但是不代表他隻會有王瑤一個女人。
自己這輩子是有錢了,就可以有更多的資源來生育更多的子孫。
後世,很多人不願意結婚,結婚了不願意生孩子,二胎高於一胎出生率,農村使勁生,生得窮,而城市更是不願意生孩子,這一切的原因都是經濟條件,讓他們不敢生,不敢有更多的後代,因為他們付不起那個代價。
一個城市小孩,從出生到結婚,各種嬰幼兒奶粉,玩具,輔導班,學費,開支,成年之後,父母要準備彩禮錢,房子至少首付要湊吧,大城市首付那可是要一百萬……
一個孩子就能折騰全家幾代人的心血。
可是李均完全不用擔心,富可敵國的財富,擁有更多的子嗣,後代更有幾率培養出卓越的人來,那麼他的商業帝國就能持續延續,而不隻是曇花一現。
俄羅斯的事情基本搞定,回到燕京後,李均迫不及待地想去見見小王瑤了,而且他終於準備買車了,他要開著漂亮的汽車去見小王瑤。
他要陪伴她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