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兩人在迪拜世貿大樓第三層餐廳吃了一頓土豪大餐。
國內是烤全羊,這裡烤的是駱駝。
駱駝大餐之後,李均和阿瓦德利王子告彆。
再次回到酒店房間,李均感覺自己不久就能成為一個石油老板了。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做石油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寧肯少活2o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是華夏石油工人對石油的歡呼,李均曾看過鐵人王進喜的電影。
造成他對於石油這種充滿著血液一樣的能源液體也是充滿了莫名的狂熱。
所以,他甚至莫名地興奮地使勁地搓了搓手。
原蘇聯的石油公司,他考慮到後世的清算,沒敢下手,但是下手了不少石油機械廠,生產采石油的重型機械公司,那些設備都是原蘇聯的重工業結晶。
那些大家夥絕對是領先不少國家的采油設備,他不僅可以賣出去,自己也可以用了。
溫洲人不久也是華夏投資石油的主力軍。
比如李媽的閨蜜王阿姨,後世都是包油田的一個神奇人物。
她八十年代倒騰皮鞋,現在是在經銷溫洲的服裝,積累一些資金之後,先後投資幾千萬在大西北開采石油,其老公都死在了油井旁,欠下巨額債務,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開采出石油,雖然利潤隻能夠還了那麼多的債務,並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她在溫洲之中留下了名頭,是溫洲三十位具有經濟影響的人物,敢闖敢乾,巾幗不讓須眉,遇挫折,不屈和擔當。
不過華夏的石油本就不多,石油雖然是塊肥肉,溫商千萬百計擠進取,好不容易搶了一小塊,但真正咬到嘴裡,這樣那樣的阻礙又不會讓人吞進肚子。
溫洲的石油投資相比其他行業的大獲成功,在炒石油上,基本上是折戟,氣候沒有成多大,由於石油這是國家稀缺的能源,在華夏是壟斷性的,注定其做不大,受到大型國有石油公司的擠壓,煉油廠也隻能以掛靠形式操作。
所以,在華夏投資石油,顯然不如去海外盛產石油的地方投資,或者買石油股票。
此時。
迪拜酋長早已經做通了迪拜王室的工作。
迪拜酋長國小,整個行政效率極高,迅彙總了迪拜大小油田信息。
“將難以采購的優先出售!”
“將規模較小的油田優先出售!”
“將出油率低的油田優先出售!”
……
油田的開采不是短時間就能立即開展的,至少要半年以上,足夠迪拜將擁有的油田出售,到時候,拿下不好油田的,怎麼抱怨,也不影響了,因為到時候,迪拜已經手裡已經不再擁有多少油田,不影響出售,因為已經沒有再可以出售的了。
到時候已經套現成功。
大筆的美元將用做迪拜的房地產建設,用於迪拜金融建設,旅遊建設,轉型迪拜隻依靠單一石油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