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斬獲諾基亞公司大量流通股份之後,他開啟了個人休假模式,回到了自己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小鎮上。
“最近我不工作啦,我要和孫女遛狗,都彆來打擾我。”
巴菲特“任性”地遛狗,美國華爾街則是焦頭爛額,搞清楚那個巴菲特又投資了那家公司了嗎?
有人曾經研究巴菲特,從六十年代跟隨巴菲特花一百美元買股票,在1993年的時候將獲得兩百多萬美元的回報。
這是很多人關注巴菲特的投資風向的緣故。
……
美國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東岸有華爾街金融樞紐,西岸有矽穀科技中心,圍繞兩大中心,美國在東西海岸輻射出紐約,費城,舊金山和洛杉磯這樣的明星城市。
奧馬哈身居美國中西部,人口不多,但是巴菲特喜歡住在這裡,他不喜歡住在紐約或者曼哈頓,更青睞於回到自己的家鄉。
因為巴菲特的存在,而且巴菲特每年在五月初進行奧馬哈進行巴菲特年會,全世界眼光都會聚集在這裡,數萬名全球投資人也會不遠萬裡而來,雲集,在這裡進行投資界的狂歡勝典。
所以,奧馬哈的知名度也是不小。
有人曾問巴菲特把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總部設在了奧馬哈而不是紐約,而不是曼哈頓金融中心。
巴菲特說為了保持本心,世界通訊發展加速,聚焦的點非常多,造成大量信息過剩。
很多投資人期望著連續暴漲賣出或者連續暴跌買入,但是從一個曆史長河看,從一個世界資本市場的視角觀察,這種波動的年份不會超過15%。
打開A股曆史的K線圖,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緩慢的上漲和緩慢的下跌。
打開歐美的股市,變動其實也都很緩慢。在這個市場大多數的日子裡,指望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
而奧馬哈這個小鎮,生活恰好是慢悠悠、愜意的,適合保持本心,看清整個浮躁股市的真正節奏遠不是每天漲點或者跌點。
作為世界投資巨擘、美國經濟柱石,巴菲特不可避免地在華盛頓和紐約等大城市定居過;但是對於“股神”而言,隻有奧馬哈才是最好的居住地方!
他已在奧馬哈的寓所裡住了將近60年,也在奇威廣場大廈裡辦公超過50年。不止是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5家美國500強企業把總部設在奧馬哈。
巴菲特回到奧馬哈,準備跟孫女遛狗,但是屁股還沒有坐熱,有人就電話要找他,是他的忘年交青年比爾蓋茨,他說要來了,要跟他分享人生之中最大的喜悅。
那位,他推辭不掉。
那是朋友。
浪漫的事情總是不斷地發生,不分人群與貴賤,當有人認定自己擁有了真愛,那就是擁有了世界的全部,所以我們在某個廣場或者花園,或者高檔餐廳,見到求婚場景。
華夏的求婚會溫柔細膩,而美國人喜歡創意求婚,更喜歡拉大部隊為自己助陣求婚,如果是兵哥哥結婚,那麼必然是很多的隊友,來一場氣勢磅礴的兵哥哥求婚陣場。
美國人的創意求婚一般都會利用外麵的有效場地,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求婚,在飛機場,火車站等大型場所,策劃一場獨樹一幟的求婚場麵,難受送出一枚定製的戒指,然後無數人停下腳步為他們祝福。
1993年4月11日,在佛羅裡達飛往西雅圖市的包機上。
“親愛的,你願意……”
比爾蓋茨掏出了訂婚戒指。
這是蓋茨向梅琳達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