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是準備打著港商的名頭承包洞頭這邊萬畝海域的。
這年代華夏對招商引資的港商老板,外資老板那是近乎畸形地跪舔。
外國的月亮圓,外國人,乃至於現在被外國人殖民的港島老板在他們眼裡都是十分有錢的,各種巴結,恭維,隻要他們過來投資,無息貸款,白菜價地皮那是一個勁地給。
所以,李均這之前擁有港商的名頭那是不用白不用。
因為自己港商的身份,洞頭招商局周局長那是特彆是尊敬他,一點不在乎他的年紀,誰叫人家是港島來的,那裡可是好多豪門家族啊!
“洞頭的縣名來自宋朝一艘大船開到此處,一個船夫失手掉下了一隻水桶,在海上打了幾個漩兒就不見了,等商船繞過山崖,恰見那隻水桶從一個崖洞裡飄出,方知山崖洞是海裡麵的一條通道,這就是他們無意間用“洞頭”的來命名此處的典故。”
地方官員接著繼續對李均介紹著洞頭的風貌人情。
緊接著地方官員帶著李均參觀了幾個洞頭的島嶼。
李均有點看中一個地方了。
洞頭南麂島上。
碧海藍天。
李均感慨地說道:“這麼好的海洋,那些外國人都在開發他們國家的海域,這麼好的南麂島,我們開發成功的話,這地方老百姓得益,我們也賺錢,如果這個島嶼和周圍的海域我們承包下來,他一定成為你們洞頭的搖錢樹,每年納稅,可以每年給你們洞頭政府解決很多工作崗位問題。”
“那是,那是。”
周局長仿佛看到這個老板大把的錢投資洞頭,不斷納稅,解決當地人就業問題,地方經濟因此快速發展的美好景象。
……
“我從李老板的話裡感覺李老板對這南麂島和周圍海域十分感興趣。”
李均看著周姓招商局長。
笑了。
“確實,這南麂島和周圍一萬畝海域,不知道洞頭政府可以多少承包給李某人,希望周局長早日給我一個答複,我的時間比較緊,最近考察諸多個項目,洞頭這裡我也不是非要在這裡投資的。”
聞言。
周局長趕緊說道。
“我今天就回去向縣委班子彙報,最快速度給李老板回複。”
周局長深怕李均不投資洞頭了。
這生僻海島,能有人來投資,那一定要留著,這不僅是他招商局長的事情,這是事關整個洞頭經濟發展的大事情。
如今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是各級班子最重要的事情。
李均為什麼看著洞頭南麂島這個地方,作為研究溫洲經濟的老師可是直到這南麂島的後世發展的。
李均這一次不承包,在兩年後,會有一個姓章的商人包下這南麂島,並做成了,其成立南麂島開發有限公司,投資5800萬元買下南麂島1750畝土地使用權和10098海域的開發使用權,成為華夏“包海”的第一人。
不過由於其低調,極少在媒體露麵,其和其包海的事跡遠沒有溫洲人王耀包天的創舉來得震撼。
在其包海之後,迅速淹沒在溫洲眾多民營企業之中。
溫洲企業數目一直龐大,但是他們都不願上市,在華夏上市的企業有兩三千家,其中浙省就有兩百家,但是溫洲龐大民營企業中,隻有很少的一兩家,而且還是在美帝上市,不熱衷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