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之後。
“阿希妹妹你回來了!”
一個哈尼族的男子發現了阿希。
然後是許多的哈尼女孩簇擁上來。
“我們的金鳳凰回來了。”
“阿希,今天我們一會給尊貴的客人跳舞,阿希你是我們寨子裡的金鳳凰,你也回家換衣服來吧。”
“……”
“他們是誰啊?”
男男女女的哈尼族青年男女嘰嘰喳喳地說著。
他們說著哈尼語,李均也聽不懂。
於是,李均等人走到一旁去了。
不一會兒,那群哈尼族年輕男女離開了。
阿希走過來說道:“李大哥,今天我們寨子來了一位灣島的茶葉商人,他有意向承包我們寨子的茶園,村民們正熱情地為他載歌載舞。”
“這是被人截胡了這是,比自己的動作要快上那麼一些啊。”
“但是,李均重生以來還沒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對方比自己早來,就能得到南糯山的茶葉資源嗎,未必,既然是承包,那就是價高者得嘛!”
“阿希,不知道你穿你們哈尼族的服裝會有多漂亮,你回家去換換衣服吧,我跟你們寨子的人去你們的廣場,嗬嗬,我去會會那位灣島茶商,看看我的那位競爭對手。”
“那好吧,李均大哥,那你們先去,我隨後就去。”
“我們先見識見識這少數民族的舞蹈,華夏五十六個民族,我們這些漢族人喝茶喝酒完就是吹牛皮,而這些少數民族就是開始載歌載舞,見識見識這不一樣的風情。”
李均對著員工哈哈說著,絲毫不把那個灣島商人放在心上。
“老板你說,為什麼我們沒有少數民族那般習慣,就因為我們是漢族嗎?”侯軍問道。
“這個不是因為民族的問題,而是儒家文化的問題,漢族多年以來都是以儒家文化為正統,而儒家文化是很排斥歌舞的,認為那是小人也就是普通民眾才做的事情,儒家最大的特點就是排斥世俗文化,所以華夏民樂中除了編鐘幾乎全乎來自於少數民族,歌舞大發展的唐朝,名揚長安的幾乎也都是胡人舞姬,就連劍器舞都是來自胡人……”
“還是老板有文化。”
……
尊貴的客人到來,整個寨子一片歡歌載舞。
歡迎我們的客人。
哈尼族人果然好客。
東麵寨子廣場上。
現在是人頭聳動。
哈尼族少女的服裝千姿百態,色彩斑斕,感覺男人們的著裝豐富多了。
灣島商人此刻被寨子德高望重的長輩和鄉裡的領導班子簇擁著。
“蔡老板,請一邊喝茶一邊觀看我們哈尼族為您獻上的舞蹈。”
“你們太客氣了,你們的好客讓我感動不已。”灣島的蔡子恒老大不斷地雙數合掌地說道。
哈尼族的月琴音響動了起來。
哈尼族少男少女載歌載舞,好不盛情款待。
李均看著看著哈尼族的舞蹈一會,準備去和那灣島商人爭一爭這南糯山的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