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話引起老一派們的支持,紛紛鼓掌,連稱其說得好。
把錢投進那些自從創立以來或自從上市以來,都在虧大錢的公司,巴菲特不但完全沒有興趣,也一直努力勸告親朋儘快拋售,以避開他所謂的“20世紀最大的騙局”—網絡公司的股票。
李均跟巴菲特在這方麵絕對是相對立的,所以也就沒有上前和巴菲特交流。
既然分歧,那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了。
派對後。
漫威公司收購合同擬好。
雙方財務,法務人員談判好了細節之後,李均認真地看了幾次合同,然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隨著雙方合同的簽訂,這意味著漫威的海量版權和五千多個超級英雄人物都被李均收入囊中了。
這種超級英雄以後都是拍美國大片的素材,都是美國大片中的超級ip.
未來好萊塢是超級英雄稱霸的時代,漫威超級英雄大片,幾乎都是部部成功,部部大賣,不斷地創造票房神話。
收購漫威公司,隻花了李均此次炒外彙的零頭。
接下來,李均手裡還有百億美金現金,這錢他準備投機到美帝因特網上,華爾街上流人士派對上,他覺得該對美帝互聯網行業大動作了,美帝在半導體大戰之中,許多美帝投資者虧得很慘重。
美國股市因此變得萎靡了一陣,成交量大量萎縮。
但一些有眼勁的商人開始看到了新的投機投資火種。
就是派對上那些年輕人談論的新興因特網項目上的創業。
一些科技因特網公司開始雨後春筍地出來,一個互聯網繁榮的時代即將來臨,這股互聯網熱一直持續多年,一直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人們全部沉浸在網絡的世界裡,大量熱錢湧入互聯網,讓這個行業被過度炒作得一下子由盛而衰,引發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互聯網危機。
那時候稱之為互聯網泡沫時代。
與之對應的是1994年,這一年後世稱之為互聯網火種時代。
許多互聯網科技公司在這一年誕生……
然後市場開始瘋狂。
想想那場泡沫在最後崩潰的兩年時間裡美帝互聯網科技公司抹去了約五萬億美元的市值。
五萬億美元,李均隻要在崩潰前套現,哪怕隻得到抹去五萬億的百分一,那也是五百億美元!
美帝的錢不賺白不轉。
這時候投資美帝互聯網火種時代,一些公司在泡沫時代前夕有的漲價百倍,還有的千倍,李均不要百倍,千倍,隻要幾十倍就可以了,投資十億就能獲利幾百億……
那些在泡沫時代活下來,並在後世越變越強的科技互聯網公司,每一個投資幾千萬就能獲得幾十億上百億的回報。
比如1996年雅虎上市的時候才估值8億美元,亞馬遜才估值4億美元……就單單這兩個公司雅虎曾在後世高達1250億美元以上,亞馬遜更是可怕,成為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並讓其創始人光頭貝個人財富直接超越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131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