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會成員在約定的時間,準時到齊了。
李均見到了諸多前世聞名的華夏大佬。
一一跟他們先握手認識了一番。
前世今生李均也第一次見到了大嘴史玉柱。
這個家夥不久就不太好受了,但是他又會東山再起,前世覺得他是靠一個人的神奇,今生見到泰山會的大佬們。
有他們的幫襯,史玉柱本來就是有本事的人,東山再起以前沒有前世給李均那樣的傳奇感了。
……
泰山酒店裡。
下榻休息了一晚上,眾人一致同意今天爬泰山。
為什麼爬泰山,因為泰山就在那裡。
邊爬遍交流挺好的,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喜歡爬山。
征服一座山峰絕不僅僅隻是一種登山帶來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放下以往的成就,思考人生的方向,邁向巔峰。
所以會發現很多成功的企業家,或者很多有錢人,你會發現他們並不隻是從事一個行業,他們介入了很多的行業,可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都有。
征服不同的山峰或者巔峰,似乎是他們追逐的興趣所致。
在泰山下,眾人吆喝著買登山杖。
眾人在山下就準備要登山杖,但是看到泰山下的挑山工一個個麵麵相覷。
人家挑著擔,他們啥都沒有,還要拄根拐杖嗎?
泰山名揚天下,吸引五湖四海旅遊的人,所以泰山上就有一群特殊的搬運工,他們是挑山工。
李均看到的那群人肩上搭著一根光溜溜的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山掛著沉甸甸的貨物。
遊客們要拄著登山杖才能登上山巔,但是這群挑山工他們卻是要挑上一百多斤的貨物上山。
“拄著拐杖上去,就沒什麼挑戰性了咯。”
這是京海集團的王老說的。
京海科技的王老是當初泰山會發起的四人之一,他原本是華夏科學院計算研所電力工程師,在八十年代下海,十幾年的時間打造了京海集團公司,在這年代可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後世退出人們的視野,是因為年紀太大了,現在的他都有五十九歲,接近六十歲了。
現在他的聲望在華夏商界是達到至高點。
十年多前,他四十六歲年紀的時候,從華夏科技院淨身出戶,斷絕後路,帶走八名工程師,創辦京海科技公司,是這年代具體實現“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理論的華夏科技企業家。
京海開發了華夏空調係統,接地係統,防靜電抗乾擾係統,屏蔽係統……同時開發係統的專用配套設備以及產品,形成了以高科技為主題,係統化產業為蜘蛛的諸多產品,比如京海集團JDC空調係統產品,科學環境工程,機電一體化檢測儀表……
近六十歲的王老都選擇不用登山杖來挑戰登泰山之心,其他的各位大佬,不少是在青壯年,當然也不好意思用拄著拐杖一樣的登山杖上山了。
不遠處的商家大媽有點惡狠狠地瞥了一眼王老。
他們本來朝這來是要買登山杖,但是被那個死老頭給攪黃了。
“各位,登泰山就像是讀一本書,它向你娓娓道來華夏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發展,登泰山也像是瀏覽一幅畫,它向你展開一副蘊含深厚文化積澱的絢麗畫卷……”
四通的段總說道。
“還是段老板文采斐然啊,讓我現在都迫不及待地登泰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