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每說一句,李世民的臉色便紅上一分。
就在他快要聽不下去的時候,卻聽大漢說道: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畢竟陛下和太子還是關心俺們這些百姓的。”
聞言,李世民身子微微一震。
“俺聽說,這裡之所以召來這麼多人,就是陛下和太子下的命令,他們兩位貴人時刻都操心著這邊的情況呢。”
“嗯?你是怎麼知道的,難道你見過他們?”
李世民眼神不經意朝李承乾那邊看了一眼,心想這該不會是太子有意安排的“托”吧?
隻見大漢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笑道:
“俺哪有那個福氣,不過是聽東家提起過罷了。”
“好了,俺得去打飯了,不然俺家的娃娃就要餓肚子了,你是不知道,食堂去晚了,就啥都沒有了。”
說著,大漢作了一揖,就撒開步子,朝遠處跑去。
很快,這邊隻剩下李世民幾人。
“哼,這些刁民居然敢非議朝廷,回頭得讓長安令好好整治一下了,大哥,你也真是的,他如此無禮,你還給他飯吃,這不是浪費糧食嘛!”
李泰在一旁小聲嘟囔著不滿,卻不想回頭便看到李世民滿臉怒容地瞪了過來。
“住口!太子這麼做,是為了挽回朝廷的臉麵!你呢,光會說你大哥,你又為這些百姓做了什麼!”
“你知不知道,要不是太子,這會兒,咱們李家早就被老百姓戳脊梁骨了!”
眼看李世民動了真怒,李泰連忙躬身認錯,不情不願道:
“父皇息怒!兒臣……兒臣知錯了!”
“哼!”
李世民袖子一甩,帶著人繼續向前走去。
就在這時,馬周發出一陣驚呼。
“陛下,您看那邊!”
隨著馬周手指的方向,隻見一大群孩子正聚集在村東口的一棵大樹下,齊齊背誦著什麼。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在那些孩子麵前,空著一塊沙地,一個教書先生拿著樹枝,在上麵寫寫畫畫。
望著這一幕,李世民與馬周互相看了一眼,目光中俱是露出一抹訝異之色。
“你……你這是在教他們讀書寫字?”
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虔誠的目光,馬周心裡不由一顫。
他本就出身微末,隻有他自己知道,在讀書的這條路上,吃了多少苦頭。
那些孩子現在或許還不覺得有什麼,等他們長大之後,自然會明白,眼前這是何等機緣。
聖人常說有教無類,鼓勵天下儒生,都應推廣教化之道,可真正實踐的人,卻寥寥無幾。
想不到,眼前這位太子殿下,居然真得在做了,而且似乎還做的不錯。
想到這裡,馬周立正站好,整了整衣冠,鄭重其事地向李承乾行了一禮。
“微臣代表天下寒門學子,感恩銘記太子今日教化之恩!”
聽到這話,李世民也是暗暗吃驚。
他知道自己身邊這位“秘書”那可是心氣高的很,從不輕易向誰低頭的。
沒想到,今日竟然會對太子如此禮遇。
“馬先生謬讚了,孤哪有你說的那樣厲害,不過就是閒來無事,讓人教教這些小孩子算術口訣罷了。”
李承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算術口訣?”馬周微微一愣。
“是啊,學會了這些,這些孩子就可以在工地上幫忙,也能多賺一份工錢,等將來日子好一些,他們去長安城裡的鋪子,靠著算賬的本事,養家糊口還是可以的。”
聽到這話,馬周神色非但沒有失望,反而越發崇敬起來,他看著李世民,笑道:
“陛下,人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殿下此舉大善啊!”
聽到有人誇獎自己孩子,李世民自然免不了得意起來。
由近及遠,他看到了那些孩子求學的渴望,也看到了之前那些災民們,端上飯碗的心滿意得。
還有再遠處,那些老弱婦孺,聚在一起,一邊聊著閒話,一邊拿著家裡男人的衣服縫縫補補。
如此和諧的一幅畫麵,讓李世民不禁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