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太極宮。
李世民看了一整日的奏章,終於歇息了下來。
“他最近怎麼樣了?”
李世民忽然問出這樣一句話,一下子就把何力士弄懵了。
“不知陛下說的是……”
李世民瞪了何力士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除了那個家夥,還有誰啊!”
李世民嘴巴裡嚼著炒豆子,心裡也是一陣感慨。
幾日不見,他反倒有些想念那小子了。
雖說那貨平日裡沒個正形,但說話還是挺有意思的。
和那家夥聊天,總能讓人輕鬆不少。
遠比和現在這些朝臣們聊天有意思的多。
上一次派他去弘文館教書,就是不知道這小子教的怎麼樣了。
“原來陛下說的是韋……額……魏公子啊……”
何力士小心翼翼地打量著李世民的神色,見對方沒有發火,心中才鬆了口氣。
“小的聽說自從魏公子擔任講經博士以來,課堂上人滿為患,就連褚遂良褚大人也是讚不絕口,想來,魏博士還是挺賣力的吧……”
“噢?想不到這小子教書育人,倒是一把好手,這就好,這就好啊!”
眼見魏叔玉如此懂事,李世民也是滿意地撫摸著胡須。
“現如今,那些跟著朕起事的勳貴家中子弟,全都在弘文館裡,若是魏叔玉真能替朕管教一二,也算是幫了朕一個大忙。”
想到那些勳貴,李世民不由皺起了眉頭。
自上一次突厥使團從長安離開之後,他便派了禮部尚書唐儉,以及右領軍將軍薛萬徹一起跟著使團,去突厥那邊打探情況。
按照時間算的話,也該回來了吧。
想到這裡,他連忙派人將房玄齡叫了過來。
沒過多久,便見房玄齡姍姍來遲。
“不知陛下深夜召臣,是為何事啊?”
李世民指了指身旁的墊子,讓房玄齡坐了下來。
李唐一朝,與後朝還是很不一樣的。
皇帝和大臣,還是會坐在墊子上,一起議事的。
到了宋朝,就變成了皇帝坐著,大臣們站著。
再到了清朝,就變成了皇帝坐著,大臣們跪著了。
房玄齡坐下之後,李世民拿出了幾日前的一封奏折,丟了過來。
“前些日子,唐儉他們派人傳信,說是有重要事情回來與朕商議……你先看看這個吧!”
房玄齡接著奏章看了一眼,不禁麵露詫異之色。
“陛下,唐尚書的言外之意莫非是要與突厥議和?”
李世民點了點頭。
“唐儉的言外之意,是說朝廷連年苦戰,與其耗費國力,和突厥拚個你死我活,倒不如韜光養晦,積攢實力,等到我國力強盛的那天,再與突厥決一死戰。”
“唐尚書這話倒是沒錯,隻是陛下是怎麼想的呢?”
房玄齡看完之後,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想看看李世民的態度。
隻見李世民神色複雜的搖了搖頭。
“剛剛平叛了梁師都,我大唐軍隊人困馬乏,若是貿然開戰,於我不利,可眼下突厥內亂,乃是千載難逢的好時候,朕也怕因為優柔寡斷而貽誤戰機啊!”
聽到這話,房玄齡笑了起來。
因為他已經聽出了李世民的真正想法。
那便是……與其猶豫不決,不如畢其功於一役!
想到這裡,他說話也有了底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