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張壽詳的話。
孫誌堅心中大喜,忙揖禮道:“多謝恩公!恩公您放心,您的知遇之恩,我孫誌堅一輩子銘記於心,若有背叛,不得好死!”
他今日前來,就是為了讓張壽詳幫他的。
孫誌堅心中明白,若是沒有張壽詳鼎力相助,他根本就搞不定這任務。
“不必如此。”
張壽詳輕輕擺手,道:“這麼多年你的忠心我看在眼中,況且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老朽幫你,也是在幫我自己。”
說著,他看向孫誌堅,語重心長道:“誌堅,我對你唯一的要求,你還記得吧?”
孫誌堅眼眸堅定,重重點頭,“記得!若是有形勢不可逆轉的一天,可以犧牲張壽濤,可以犧牲恩公,甚至可以犧牲大公子,但絕對要保住李家血脈,讓他們隱姓埋名讀書,待到天下大亂之時,再出山光複李家,但一定要牢記恩公的所有教訓,不可再重蹈覆轍。”
張壽詳捋順著花白胡須,歎息道:“正是如此,老朽這幾年確實走錯了幾步,但如今已是沒有回頭路可走。”
孫誌堅麵露不解,“恩公,事情真會有如此糟糕的一天嗎?您會不會有些過於杞人憂天了?雖然陛下和太子打壓淮西勳貴,那錯誤大多都是他們犯的,跟恩公你沒有關係啊!?”
“嗬嗬.....”
張壽詳無奈苦笑,“誌堅呀,你明白什麼叫黨羽嗎?我如今在上位和太子眼中就是黨首,他們犯的錯誤,上位和太子都會算在我的身上。不過等我退位,你接任左相後,李家應該可以全身而退。再過幾年,可能也就風平浪靜了。”
說著,他歎息道:“希望我的擔憂都是多餘的。”
.......
時間如白駒過隙。
這一個月是應天府少有的風平浪靜之月。
北征將士拿到軍餉後,士氣大漲,捷報不斷。
孫誌堅接下清查土地和人口的重任,遠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清查此地十一府七十五縣的土地和人口。
張壽詳為幫孫誌堅完成任務,不知派了多少人,寫了多少信到浙江十一府。
陳延昭和陳楓對此,自然非常高興。
城建司七裡坊和秦淮坊重建工作,進行的非常火熱。
因為陳延昭和陳楓對沈霄的數次公然維護。
所以也沒人再敢到城建司找麻煩。
不過風平浪靜都是暫時的。
淮西勳貴與浙東文臣之間的衝突不斷。
幾乎每天都有淮西勳貴被督察院彈劾。
還有禦史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套了麻袋,打的鼻青臉腫。
陳延昭和陳楓這對陰險的父子,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作壁上觀,看熱鬨。
沈霄、李隆、林陽和沈武幾人,也並未閒著。
他們除采買勾欄開業所需要的東西之外,還一直在調查賈康。
如今已經有了眉目。
沈府。
前廳。
沈霄、李隆、林陽和沈武四人坐在桌案前。
桌案上放著這幾日沈武探查到的所有情報。
“少爺。”
沈武看著沈霄,眼眸中滿是冰寒,“現在所有證據都指明,江夏侯府家奴劉靖就是受賈康指使,找李虎威脅顧山父女誣陷你的幕後主使。我們不能再拖下去,不然我怕賈文宇那混蛋會找機會對劉靖下手,若是如此,到時候我們會更加被動!”
李隆手中把玩著三枚山鬼銅板,沉聲道:“沒想到竟真是賈文宇父子誣陷二郎,他們簡直是找死!”
林陽附和道:“二郎,做決定吧!此事宜早不宜遲!”
“好!”
沈霄微微點頭,看向沈武,“武哥,此事交給你來辦!直接將劉靖抓到沈府來,我們就地審訊!這次我非要讓江夏侯府付出代價不可!!!”
話落。
沈武話都沒說,轉身向廳外而去。
沈霄看向李隆,“神棍,江夏侯府的產業,你查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