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也能成仙?」一頭蛟龍不解道。
許多聽者也有同樣的疑惑。
觀音露出柔和的笑容:「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靈威,頃刻三天朝上帝,須臾九地救生靈——我說的官,不是人世凡塵的官,是天官。」
「天官?」
「是天庭的官?」
「天庭的官也是天官,等同於金丹不碎成仙者,不過是下三流,不明天道,空有仙位。」觀音菩薩說。
金丹不碎成仙?
李長晝想起明末清初年間,幫助鄭成功收複寶島時遇見的那名劍仙,對方有一門《禦劍九天》的法門,金丹就能成仙。
怪不得係統評價是A級,金丹成仙,恐怕一輩子都隻能是人仙,三等人仙。
「什麼才是真正的天官?」一隻白玉蟾蜍問。
「上古有封神榜,榜上有名者為真正的天官,又有升官法,依法行事,得天地承認,可謂天官,此法不需要渡人劫。」
「請菩薩教我們升官法!」眾人齊聲高喊。
白素貞與小青也豎起耳朵,尤其是小青,姐姐快要成仙了,她才修煉了五百年。
妖怪壽命長,與此相對的,修煉速度卻慢,等她成仙,不知道要猴年馬月。
如果按照正常的曆史發展,她確實成不了仙,等劉伯溫斬龍,大明建立,地球大半靈機都歸價值遊戲。
等到了嘉靖年間,‘一跬步,皆關民命,的天子想要成仙,僅剩的龍脈才會出現波動,全天下的人都去爭那五個位置。
升官法如果真的有效,確實是一種捷徑。
菩薩卻搖頭:「如今大道不行,天庭眾仙遠走他鄉,官路閉塞,就算有升官法,天地也不會封官賜爵。」
大自然正要收回所有靈機,怎麼可能在這個節骨眼,還浪費資源給生命官位——李長晝他們這些後世的玩家,隻要稍微一想就知道原因。
下麵的人卻不願意放棄。
「菩薩,您教教我們,成不成是我們自己的命數!」
「請菩薩發慈悲!」
場麵堪稱萬民***,楊清嵐看見海量的信仰之力在觀音院上空晃蕩,像是瓶子裡的水。
如果她有這麼多信仰之力,【姑射神女】大概能提升1~2秒。
這還不過是一次講道,觀音菩薩經營這麼多年,信仰之軀會有多麼強大?
「也罷。」觀音菩薩答應了,「升官先遞表,遞表需要建法壇,法壇無有形式,材料能通靈即可,法壇落成,曰:‘升天達地,出幽入冥,為吾遞表,不得停留,有功之日,官封天地,......」
觀音院落地無聲,眾人一個個全神貫注,記住一切細節。
稍微讀過書的人,更是拿出筆紙,觀音說一句,這些人記一句。
楊清嵐將翠蜂劍變成筆紙,也認真記著,她當然不需要做官,但有了飛機,不代表自行車、公交車就沒了作用。….
哪怕真的沒有作用,增長見識也是好的。
升官也不是一蹴而就,第一步是遞表,類似於報名。
你連名字都不報上去,天地怎麼知道你要做官?
遞了表,以後做事就會被記錄在桉,順天而行則加官進爵。
一般的順天沒用,功勞不夠,也不是功勞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而是眾多報名者中,取最優秀的。
這樣的錄用方式,內卷不可避免。
老天爺這個大官僚、大資本竟然也推崇內卷——除了當官,勝者也是內卷出來的。
當然,到底是內卷,還是奮鬥,說法因人而異,每個人的人生追求也不同,勤勞
的一生未必是幸福的一生,但勤勞奮鬥也不是做錯了什麼事,更不該受到指責。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李長晝決定卷死其餘所有玩家。
過上‘不受任何人擺布、說出去的話就能做到的生活,,是他的人生追求,而為此必須奮鬥。
遞表之後,又有了不可思議之功德,就會有官位。
獲得官位後,會出現幾個特征,首先是‘金鞭,。
金鞭打一切逆天之人、逆天之事,代天巡視世界,也就是觀音之前所說的‘手執金鞭巡世界,。
其次是‘金甲,,金甲在身,可獲得人仙級法力,這是‘身披金甲顯威靈,。
接著是‘綠鞋風帶,,可護身形。
根據升官法不同,獲得的神通也不同,但‘金鞭,、‘金甲,、‘綠鞋風帶,三者是基礎。
觀音菩薩所傳的《仰天俯地金身咒》,在‘金鞭,、‘金甲,、‘綠鞋風帶,之外,還能獲得‘雙眼火睛耀天地,的火眼金睛、走火行風、穿山破石、祈晴禱雨、治病驅邪、收瘟攝毒、飛騰雲霧、號令雷霆等等。
「敢問菩薩,怎麼才算真正做了天官呢?」上半截身體是人類的人魚問。
觀音菩薩看向天邊,又收回視線,笑道:「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來賀表,便是‘天官,。」
眾人學了《仰天俯地金身咒》,紛紛表示要遞表,畢竟平時就在順天而行,萬一哪天修煉沒成仙,升官上瞎貓碰到死耗子,做了天官呢?
「這也能讓我們在平時積善行德,對修行是大大有好處的。」之前那隻玉蟾說。
「積善行德就是順天而行?」
「誰說的?怎麼說出這麼無知的話來?」
李長晝沉默不語。
對於人,以及學了人類思想的妖怪來說,積善行德當然是順天而行,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人類,以及人類總結的道德,真的是上天推行的道理嗎?
太陽將在50億年後「熄滅」,變成一顆白矮星,在這段時間內,人類的善惡會對這件事產生影響嗎?
不會。
一些鳥類會吃掉自己死去的孩子,或者將自己死掉的孩子喂給那些活下來的孩子,那些活下來的、長大的孩子,甚至還會跑回母巢,捕獵自己的弟弟妹妹,這算什麼?….
要說為惡,但做了這些惡的鳥類父母、哥哥姐姐,反而能活下去,讓基因得到傳承。
所謂善惡,其實是人類內部的規矩,放大了或者縮小了,積善行德都沒有意義。
「菩薩。」楊清嵐忽然開口。
這嚇了李淺夏一跳,就像她上第一節課偷吃早餐,結果刑法老師讓她講講對‘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的理解。
她嚴重懷疑,老師是不是知道她在吃早飯了。
蓮花寶座上的觀音菩薩看過來,她身邊立著的龍女、善財童子也看著這邊。
如果李長晝沒記錯的話,這個善財童子應該是紅孩兒。
「菩薩,」楊清嵐沒有絲毫怯場,好像真來聽法的,「升官要順天而行,可人都有三心二意,天有幾個意?我們又該順哪個意?哪個意又能最快當上官,當最大的官?」
這句話既世俗,又高深。
連菩薩都多看她幾眼。
觀音用她溫和的聲音回答:「北鬥七星十萬年一變,天意也是如此,能永久把握天意者為聖人,聖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官。
「聖人之下,眾生行事,但求問心無愧即可,升官法不可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