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底下,他警告過牛玲玲,如果來找他,就將她做過的那些事情告訴她家裡人。
隻要牛玲玲不想被徹底趕出家門,應該就不會再來。
牛玲玲最多隻會在他家門口看看。
不過,他還是交代弟弟妹妹,儘量不要和牛玲玲接觸,他擔心牛玲玲會狗急跳牆。
現在,他每天將弟弟妹妹送到村集體大院,有人剛忙照看,他心裡踏實。
今天是出去捕魚的日子,村長牛有錢和大家一起出去。
一行人來到湖邊,楊康拿出漁網整理好。
“楊康,你之前是在湖裡捕魚嗎?”村長牛有錢問。
“在河邊,後來在湖裡也試過一次。”
“有魚嗎?”
“有,就是個頭不大。”
說著,楊康伸出手指比劃了一下魚的大小。
村長牛有錢看著他比劃的大小,差點沒繃住。
都有兩斤重了吧,那不算是大魚嗎?
他們往年在湖水裡麵撈起來的魚,哪有那麼大的,野生鯽魚最多一斤,也就一個巴掌大,而且少之又少。大多是手指長短的小鯽魚。
“現在天氣暖和,魚更多。我們劃船去中間試一試。”牛進步提議道。
楊康提著手裡的漁網朝著湖泊的另外一個位置走去。
“你們去中間,我在邊上試一試。”經驗告訴他,邊上挨著草叢的位置,會有很多野生鯽魚。
野生鯽魚的個頭不大,但是數量多,用來熬煮魚湯很好喝,曬乾或者熏乾之後,放點辣椒,做煙熏魚好吃。
心裡想著怎麼做菜好吃,楊康咽了咽嘴裡的口水。
“楊大哥,我跟你一起。”牛二喜說道。
“我也跟你一起。”陳廣跟上楊康步子。
他們三個在湖邊捕魚,其餘的人跟著村長坐船去湖泊中間位置捕魚。
很快,在村長牛有錢還沒下網的時候,楊康已經一網下去。
“有動靜。拉著挺沉。”
楊康緩緩將漁網拉起,剛拉兩下,便見到一隻白色的小魚掛在漁網上。
一隻兩隻三隻。
後麵實在是太多,陳廣和牛二喜都懶得去數有多少小魚了。
“楊大哥,真有你的啊,你捕獵厲害,沒想到你捕魚也厲害,城裡的學校還教人怎麼捕魚嗎?”牛二喜知道楊康是從城裡來的知青,懂得的知識要比他們多,隻當是楊康從書本上學來的。
“我自己看書學習的,學校不會教人這些。”
生活中多數的知識,不在於彆人主動去教授,而在於自己主動的去學習。
楊康自認為是個比較勤奮好學的人。
一整個上午,大夥兒都在湖麵上捕魚,吸引到不少得空的村民在邊上圍觀。
楊康這邊收獲的數量最多,但個頭不是很大。
最後楊康和村長那邊加起來的魚,竟足足一百斤。
村長提議,但凡是給楊康家裡修房子乾活的人,都可以分到兩斤魚。
一行人高高興興的抬著魚回去。
楊康分得大頭,他出力多。
他從家裡拿來大水桶,裝了半水桶的魚回去。
沒有魚的村民,羨慕的看著楊康手裡的魚。
“你說,要是哪天他把這事兒告訴你爹娘,你是個什麼下場。”牛玲玲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