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山裡的風帶著絲絲涼意,輕輕拂過。眾人齊心協力,迅速搭起了一頂頂帳篷,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間。
班瑪多吉熟練地架起行軍鍋,用乾燥的木柴點起了篝火。熊熊的火焰照亮了周圍的一切,嫋嫋炊煙在山間沉沉的暮靄中緩緩升起,宛如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田園畫卷。
人們圍坐在篝火旁,溫暖的火光映照著每個人的臉龐,歡聲笑語回蕩在山林之間,一種濃濃的大家庭氛圍彌漫開來。
出於職業本能,身為廣播電視傳媒的鄒東旭總想挖掘一些有趣的新聞素材。他靈機一動,提出讓隊長鶴雲飛講一講他在武當山上的過往經曆。
鶴雲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謙遜地說道“那有什麼好講的,無非就是日複一日地學習練功罷了。”他的語氣輕描淡寫,仿佛那些艱苦的日子不過是過眼雲煙。
“就沒有一些特彆有意思的故事嗎?”網紅大伽馬文庸也加入了邀請。
“就是嘛,這麼美好的夜晚,還是講點有趣的事情吧。”鄒大導演哪肯輕易放過,繼續追問道,眼中滿是期待。
“當年我們在山上,就跟小老道似的。每天除了練功,就是修行,生活跟出家人沒什麼兩樣。”鶴雲飛回憶起往昔,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懷念。
馬文庸仍不罷休說“那可不一樣,武當山的太極張三豐就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崇敬之情。
“那可是我們的祖師爺,我們如今所掌握的一切,都承蒙他老人家的傳承庇佑。”鶴雲飛滿懷敬意地說道,他鄭重其事地抱拳行禮,以表達對祖師爺的尊崇。
鄒東旭一聽,來了興致,說道“我也有幸去拍攝過武當山,那真是一座仙山。”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自豪,眼前仿佛出現了武當山,雲霧繚繞,山巒連綿起伏,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景色。
鶴雲飛聽聞,頓時驚喜萬分,連忙問道“是什麼時候去的呀?”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
鄒東旭回憶了一下,說道“時間不久,也就是大前年吧。”
鶴雲飛臉上閃過一絲惋惜“哦,太可惜了,那時候我們都已經下山了。”那樣子就好像一位熱情好客的山莊主人,錯過了與貴客見麵的機會,滿心遺憾。
鄒東旭接著興致勃勃地說“我看武當山就像一座蓮花山,聽說它原本是一座火山。民間還有‘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說法呢。”他一邊說著,眼中流露出對武當山的深深仰慕,仿佛又回到了拍攝時的震撼場景。
鶴雲飛不禁佩服地讚歎道“鄒導的記憶力可真好!從明朝朱棣皇帝下令修建武當山開始,就依照中國傳統文化中龜蛇玄武神的形態,沿著山勢走向修建了龐大的建築群。這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和建築智慧,令人歎為觀止。”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武當山曆史文化的自豪與熱愛。
一旁的曲木戈武聽得入神,隨口說道“我聽說武當山的道學可深了,包含陰陽八卦、奇門遁甲等等諸多深奧的玄機。”
提到武當文化,鶴雲飛想起當年師父和師兄妹們共同練功的場景,開始想念在那片仙山福地中度過的寧靜而又充實的修行生活了。
作為武當山金頂道人李玄清的徒弟,第16代太極門傳人,他們師兄妹每日都在晨曦初露時起身,先是淨手焚香,對著祖師爺的畫像虔誠叩拜,而後開始晨練。
那時,師父李玄清總是身著一襲素色道袍,手持拂塵,身姿挺拔地站在庭院中,而道觀中的千年古柏就像冷靜的考官,永遠靜靜佇立在那兒,好像要見證他們的每一次修行。
練功過後,大家便會隨著師父和同門師兄弟一起打掃院落,再前往大殿誦經。
鶴雲飛說他永遠忘不了大殿內香煙嫋嫋,木魚聲和誦經聲交織在一起的場景。那莊重而又肅穆的氛圍,總會讓人不自覺地微閉雙眼,沉浸在經文符咒的世界裡,有一種心靈淨化,隨時會羽化登仙的感覺。
他又想起,一般午後,師兄妹們會在師父的指導下,研習太極理論。那時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地上,大家圍坐在一起,探討著太極的精髓,從陰陽平衡到動靜相生,每一個觀點都能引發熱烈的討論。
鶴雲飛的思維敏捷,常常能提出獨特的見解,得到師父和師兄弟們的讚賞。而小師妹包曉彤卻經常提出一些可笑的問題,引得大家開心大笑。
若是閒暇時分,大家都喜歡到武當山的山林玩耍,山間的清泉潺潺流淌,野花肆意綻放,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小師妹包曉彤常常駐足欣賞這美麗的自然景色,感悟自然與人的息息相關。
雲飛還記得她當時常說,人要是沒有感情就跟枯木無異,要是沒有親情就跟牲口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