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後,馬文庸的腦海中突然閃過許多關於恐龍滅絕的假說,其中有一個特彆荒誕可笑,他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br曲木戈武好奇地看著他,問道:“馬博士,你笑什麼呢?”/br馬大咖強忍著笑意,說道:“我想起了一些關於恐龍滅絕的有趣說法,實在是太好笑了。”/br傑美青緣心領神會,也笑著說:“我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那個‘空氣汙染說’?這確實是最讓人忍俊不禁的一種假說。”/br馬文庸驚訝地看著她,讚歎道:“不愧是生物學家,一下子就猜到了!”/br劉健一臉茫然,不解其意地問:“這地方空氣這麼清新,怎麼會被汙染呢?”說著,他還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嗅嗅周圍的空氣,然後搖搖頭,篤定地說,“不可能!這裡怎麼會有空氣汙染?”/br馬大咖操著一口湖南話,幽默地調侃道:“怎麼不會?你難道沒聞到空氣中的屁味兒嗎?”眾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起來。/br“誰的屁味兒?”劉健還是一頭霧水,滿臉疑惑地追問。/br“反正不是你的,這裡誰最大,那就是誰的屁味兒!”馬文庸笑得前俯後仰,眼淚都快出來了。/br“誰最大?馬博士?”劉健還在雲裡霧裡,胡亂猜測著。/br聽到大家的歡聲笑語,躺在臨時擔架上的班瑪多吉也被感染,感覺身體好了一些,便在一旁說道:“你可真是個榆木腦袋,這裡最大的當然是恐龍了!”大家以為他還在說醉話,沒太在意。/br青緣笑著解釋道:“這可不是開玩笑,真有一種說法,說恐龍是被自己放的屁給熏死的……咯咯咯……”/br眾人聽了,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馬文庸卻故意添油加醋,繼續強化這個荒誕的說法:“你們誰聞到屁味了?到底誰聞到了?”眾人笑得更厲害了,整個山洞充滿了歡快的氣氛。/br劉健還是一臉認真,追問道:“真的假的?我們不會也被熏死吧?”這一問,引得大家笑得更加肆無忌憚,直不起腰來。/br班瑪多吉從擔架上坐起來,一本正經地說:“依我看,恐龍的滅絕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法適應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我們長期生活在冰川上,最能深切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影響……”/br馬老師卻不以為然,直搖頭說:“我覺得,最直接的導火索還是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那件事兒!”說著,他還舉例說明,“墨西哥的尤卡坦至今還存在著一個年代久遠的隕星撞擊坑,那就是有力的證據。據科學家判斷,當時那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有4到8英裡。撞擊地球時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二戰時期的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br劉健聽了,驚得目瞪口呆,脫口而出:“真的假的?那豈不是差點把地球都給炸毀了!”/br“當然真的,要不然我怎麼到網上去講呢?當時就引發了地球上的火山大規模強烈噴發,大片土地被火山熔岩無情掩埋,地震、海嘯、狂風等災難同時爆發,最後天空還下起了恐怖的熔岩雨。整個地球瞬間陷入一片黑暗和寒冷之中,恐龍根本無法生存……”馬文庸表情嚴肅,肯定地說道。/br多吉卻不服氣,質疑道:“大家都說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可到底有什麼確鑿的證據呢?”/br馬文庸連忙辯解:“2036年的阿迪斯小行星,還有現在沈星雲教授發現的小沈星群,這些都是有力的證據呀!另外,科學家還通過對遠古時代太空沉積物中含有的氣體進行研究,分析它們給地球生物造成的打擊結果,也能證明這一點。”/br傑美青緣也站出來支持馬博士:“據我所知,早在2.5億年前,就有一顆小行星墜落地球,那次造成的破壞更為巨大。那次撞擊,直接導致當時在地球上占據主導地位、外形類似蟑螂的昆蟲三葉蟲全部滅絕,15000種昆蟲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同時,90%的海上生物,以及70%的陸地脊椎動物也未能幸免,全部滅絕……”/br曲木戈武突然提出疑問:“那為什麼小行星撞擊後,隻有恐龍全部死光了?而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卻在那次撞擊中奇跡般地存活下來了呢?”/br一旁的鄒東旭忽然開起了玩笑:“我看啊,這是因為恐龍個頭太大啦,目標太明顯,所以更容易受到傷害……”/br曲木戈武卻一臉正經,反駁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恐龍滅亡的原因可不是你們說的那樣!”/br眾人紛紛好奇地追問:“那你說說,到底是什麼原因?”/br曲木戈武指了指周圍的環境,認真地說:“是疾病和食物中毒造成的!據我了解,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被子植物,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這些植物中含有毒素,而恐龍食量巨大,大量攝入這些植物後,體內毒素不斷聚集,最終紛紛中毒而亡……”/br“這隻是你作為植物學家的一家之言。”班瑪多吉提出不同看法,“我還是堅持認為,環境變化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br曲木戈武看了看多吉,耐心解釋道:“多吉大哥,咱們說的其實並不矛盾。”/br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他,期待他的進一步解釋。就聽戈武接著說,“或許是當時空中降下了酸雨,使得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大量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進食,直接或間接地攝入了這些有害的微量元素,從而引發了急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地死去了!”/br青緣不禁對曲木戈武刮目相看,心中暗自佩服他能從專業的植物學角度,深入分析恐龍滅絕的原因,心想:這才是一個真正植物學家應有的專業素養和敏銳洞察力。於是,她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生物演變的角度來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恐龍滅絕是哺乳動物造成的。”/br眾人聽了,不約而同地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那表情仿佛在說:怎麼可能?難道是哺乳動物把恐龍給滅了?那情景就像自己成了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一樣。/br青緣笑著解釋道:“跟你們可沒關係!以前我們推測,哺乳動物是在2億年前與恐龍大約同一時期出現的。但在隨後的1億年間,恐龍一直占據著大部分生態位,哺乳動物隻能靠吃點蟲子之類的為生,在食物鏈中處於食肉恐龍與蜥蜴的下方,因此演化得比較緩慢。直到被子植物開始繁榮起來,哺乳動物才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br馬文庸接著問道:“我聽說,最初的哺乳類動物屬於齧齒類,它們幾乎沒有天敵,繁衍得越來越多,並且以恐龍蛋為食,最終把恐龍蛋都吃光了。這是真的嗎?”/br青緣回答道:“這隻是其中一種說法,目前還沒有確鑿的定論。”/br躺在擔架上的班瑪多吉無奈地躺了下去,他依然堅信,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的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根本原因。/br郝小雨也站出來支持他:“我覺得多吉大哥說得有道理,多數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什麼毛發,也沒有保暖器官,根本沒辦法適應地球氣溫的劇烈變化,所以最終走向了滅絕。”/br多吉聽到有人支持自己,便接著說:“就像在茫茫的雪山之上,要想生存下去,身上就必須穿上厚厚的皮毛來抵禦嚴寒。恐龍沒有這樣的條件,自然難以存活。”/br青緣聽他們這麼說,便總結道:“其實你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並不矛盾。科學家認為,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導致地球塵埃遮天蔽日,空氣含氧量急劇下降,植被大量死亡,地球變得異常寒冷。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才引發了這一係列的生物滅絕災難。”/br鶴雲飛也補充道:“根據地球曆史資料記載,白堊紀末期地球的陸塊模樣逐漸形成,大約是在我們現在所處時期稍晚一點。”/br他看了一眼超意,繼續說道,“對,就是那個時期,如果趕上地殼運動,將會是一場極其激烈的變革。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可能會持續數百年,大氣中會充滿有毒氣體和塵埃,對生物的生存構成巨大威脅。”/br眾人聽了,不禁心生恐懼,心想:不會這麼倒黴,正好趕上了吧?/br傑美青緣連忙安慰大家:“大家不用擔心,根據超意的精準測算,我們現在正處於1億1700萬年前到1億1600萬年前的時段,還沒到那個危險時期。”/br馬文庸也說道:“我看過一份資料,這個時期應該有一次阿普第階滅絕事件,不過主要是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較大,對陸地生物的影響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