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之外,道路前沿,這個各個方向的先行者才能看見的風景。
如碧波盛濤,似海天一線,若空穀蒼木,種種蒼涼巍峨,浩瀚古遠之景都在其中呈現。
道路延展的前方,方向擴張的所在,不是虛無,而是無儘的變數與可能,祂們交織在一次,帶來奇跡與荒誕,守成與進取,不定與阻塞,沒有儘頭,沒有邊界,沒有循環往複,隻有那無窮的進取與求索。
在那荒誕與匪夷所思的中,兩道身影並肩而行,在交談,偶有目光落下,也可照見遠方的其他先行者與領軍人,都踏著恢弘神話與史詩在前進,後方亦有諸多身影在追趕。
“映照諸天神話,關聯與象征,從而有了單獨演繹衍生諸天的基礎;但就這一步而言,每個人的方法也皆不同,於道友,有起源路的創造開辟象征,算得輕鬆。”道主悠然開口,提到了先行者們的道路。
若說映照諸天象征前的提升還不算太大,那麼到了開辟衍生諸天的這一步就真正不同了,帶來的增幅讓天魔主那樣的存在都眼熱不已,甚至要占據祖界諸天奪取起源體係。
“衍生諸天,改變外我軌跡而超脫,從而融於一身,這條路也未必就要這麼走吧。”李昱憶起了自己的萬界長城與王朝諸天,內裡每一塊磚瓦都是‘他我與詭異不詳’所填充塑造的。
若是祂開辟衍生諸天,那些更改了軌跡的外我下場,恐怕不見得會比天魔主好,都是發光發熱的貢獻者,人人平等。
“隻是一種方向罷了,都是前人摸索出來的路子,從未有人說就要照搬,或多或少都會根據自己而有所改變,我如此,你也如此,我們這樣的存在從不會堅信彆人的道路,更熱衷於創新,隻會相信自己。”道主微微頷首,的確如此。
最先摸索出這條路來的先賢,少有人知曉是怎樣的存在,但卻福澤無量,為映照諸天者們指明了一種可能,在諸多超然存在的參與與推演下逐漸完善,不斷的嘗試與改進中趨於成型,才逐漸發祥壯大。
哪怕就開辟衍生諸天而言,也有太多的手段,如把握起源的李昱可以太上無敗直接開辟創造;如死海天洋中的神孽邪神,能夠去占據其他世界侵蝕同化;還有其他的超然存在對起源諸天進行影響,直接在其儘頭延展出另一條線來;更簡單的方法還有截取支流、走向進行全新演繹,可以說每一位映照諸天者都有自己的法門,無一相同。
“衍生諸天之後的路,看來一樣漫長。”李昱看向道主身後的衍生諸天循環,內裡並沒有祂的身影,唯我唯真的理念貫徹到底,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祭壇,另辟蹊徑來達成。
“道無涯,路漫漫,曾經我們是路途裡的風景,故事裡的故事;現在,我們都在路上,閱覽風景,書寫故事;期待同行的那一天。”道主少有笑意,此刻也隻是遙望向前方的瑰麗風景,徐徐淡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昱一人獨留,望路而慨歎,倏爾感觸到了這句話的意義。
這茫茫前景,何嘗不引人攀登,祂生來不安於守成,也許永無止儘的前進才是祂的歸宿。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同一時間,各條路上的先行者們皆昂首而吟,齊齊看向此地,如在回應。
祂們,是孤獨的,但所開拓出的道路卻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謂吾道不孤。
···
念想之外,距離劫主大事紀已經過去了三千刻度,這也意味著有三千方世界由興盛走向了破滅;而後在殘骸間又誕生了更為強大的個體,形成良性循環與增生,每一次破滅後,新生的都要更加繁多與強大。
映照諸天者們也漸漸習慣了那五劫輪轉,在無數神話與諸天中不斷演繹,量劫降臨,即是危難也是機遇,變革中照見新生。
上入天洋,下連死海的仙蓮搖曳,蓮台上的不朽皇庭顯化,勾勒出一道道朦朧身影。
寂主走出,與銅棺主、李昱、花粉帝告彆,這段刻度以來,祂拜訪了皇庭三次,也算是結下了善緣,畢竟孤身行走念想之外,多一個助力就多一份變數,總是有益的。
祂此番到來,也是來告知另一件事情,當初那位被祂們壓榨的天魔主,又一次歸來了,自神話傳說中重現,甚至更進一步,誕生了象征之人。
殺不死映照者的,終將使祂們更強大;對於無法永寂的祂們而言,被鎮壓、壓榨也可以算是另類的修行體驗,隻是很不美好。
“老朋友,你又變強了,我很欣慰,這樣再一次發光發熱才會效果更好。
我會遵守諾言,在你又一次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後降臨,收割你的一切並再度鎮壓,期待你下一次的白手起家。”李昱欣慰而笑,遙望向起源之地的角落。
在那裡,赫然出現了天魔主的身影,周身神話傳說中赫然多出了象征之人,並又一次開始了祂的‘光複大計’,開始侵占其他諸天,找尋變數與造化。
“真好啊,想不到天魔中也有如此良善真摯之輩,不修行祭道來燃燒一二,簡直是可恥的浪費。”銅棺主輕敲三世銅棺,望著自己的兩個器靈陷入了沉思。
三世銅棺既然是三世,那可不能隻有兩個器靈啊!
更何況這兩者都是天魔主部分所化,若是不團圓,會很寂寞且不圓滿,於公於私,祂都需要出手啊。
花粉帝周身繚繞神話傳說,也走到了映照諸天這一步,隻是望著兩人的神色有些怪異,祂們似乎有些跑偏了?不,更準確的說是被帶歪了,劫主的無形影響。
當然真要去的話,那祂也是不會錯過的。
“且先養祂一養,豐收需要耐心,要相信天魔主的能力。”
李昱收回目光,開始嘗試衍生諸天的創造與開辟。
祂坐擁兩方起源諸天,自然可演繹兩種不同的衍生諸天循環,至於其中內核如何,還需精心雕琢一番。
而在念想之外,一眾映照諸天者也在春秋道人的傳播下知曉了天魔主歸來的消息,態度各異。
“天魔主,又一次歸來了,接連在劫主手中栽了兩次,恐怕會更加謹慎與隱蔽,要不要看看這一次祂能安穩多久?”
“三千刻度以內吧;招惹錯了人便是如此,不過祂還能籍此越變越強,也稱得上勵誌了,這條路上似乎還沒有先行者,也許祂可以嘗試一番。”
“不如由連敗而無敗,試試那條無勝無敗之路,天魔主這樣的經曆就很適合,隻是還需多經曆幾次,這點小忙,劫主應該不會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