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越王裔虎寒山巔”
九年了,歐陽承把這一句,斷句分成:越王,越王裔,越王裔虎,裔虎寒,虎寒山,虎寒山巔……
作為歐陽氏後人,他中學時就查過姓氏起源。
戰國時代,楚國滅越後,越王無疆次子姒蹄被封為歐陽亭侯。後代遂以歐陽、歐、區、歐侯為姓氏。所以,越王後裔,很可能是指區寄,甚至是指他歐陽承……
為了查詢虎寒山或寒山巔,他花了兩年的業餘時間,都查遍桂陽縣誌。翻完清代縣誌後,他問工作人員,是否還有唐、宋、元、明的縣誌可查?
老先生低著頭,從老花鏡上頭射出兩道目光來,說:“桂陽縣誌最遠隻到清代!明代之前的,都失傳了……唐、宋就更彆說了,假如要是有,也是妥妥的二級文物………”
這周末,歐陽承回到寒口鄉漢山壩村的家裡。
漢山壩,是村口一個二百多畝的大水庫。
漢山壩村建在山腰間,山腳就是水庫,呈S形的大葫蘆,水壩封住葫蘆口。進村的公路,沿著村口對麵的山腳,從山外向山裡一路爬行,再跨過大壩,村口第一戶,是歐陽智家。
歐陽智家的地勢,隻比水庫大壩高出兩米多。左邊是閘口溪,沿村口的山腳,彎彎曲曲的流經山穀裡的水田。右邊是水庫,水麵二百多米處,一座小小的島尖露出水麵,上麵長滿了灌木叢。
幾隻綠頭野鴨、黑尾白鷺,落在灌木叢上休憩。遠遠的望去,水庫波光鱗鱗,就象一隻銀白的大盤子,將小島襯托得更加青黛,宛如一顆尖尖的青螺倒扣在盤子裡。
白銀盤裡一青螺,僅比洞庭湖、君山小一碼。
歐陽智長沙某職大畢業後,承包漢山壩水庫,養殖魚蝦水產。他專業對口,十分勤快,頭腦靈活,嘴上又會來事。三年來,生意紅火。兩年前他還開摩托車,今年又買了奧迪A6,一副成功人士模樣。
此時,歐陽智劃著小船,正在島尖附近的網箱撒飼料。
歐陽智九十三歲的太爺爺,坐在曬坪邊棗樹下,咪著眼睛,看曾孫在水庫裡忙碌。
歐陽承停下車,走過去:“六太爺,您老好!”
“承伢子,放學了。”
“嗯那。六太爺,請教您老一個問題。哪裡有叫虎寒山或寒山這個地名的?老虎的虎,寒冷的寒……”
六太爺聞言,沉思了一思,說:“這附近沒有哪個村、哪個屋場叫這個名的。”
“六太爺,山呢?有沒有叫虎寒山或者寒山的?”
正說話間。島尖尖上,落在灌木叢上的水鳥,突然受到驚嚇,四五隻白鷺,從灌木叢上突然飛起;兩隻野鴨子,尖叫著撲騰幾下,又落到水麵上,張著翅膀劃出兩條逃路線來。歐陽智在船上哈哈大笑,還用槳驅趕水鳥,嘴裡還“嗬嗬嗬”地怪叫著。
老人已經灰暗的眼睛,突然閃亮了一下,臉上的褶子都張開了,用枯乾的手指,指向著小船方向:“那個,那個就是寒山啊,水庫中間那座山!以前叫寒山……我小時候的家就在寒山下,山頂上有塊老虎形石頭。”
“小島尖尖是塊老虎形石頭?”
“可不嘛,象個老虎仔仔……我小時候,還在上麵睡過覺。”老人還在回憶中。
“六太爺,我不陪您扯古了。我找智伢子有點事……”歐陽承邊說邊興奮地往壩上跑:“智伢子,快把船搖過來。”
六太爺望著他奔跑的背影,不禁搖頭說:“這伢子,越大越沒個正形!著急忙慌的乾啥哩,他水上搖船,哪有你跑快……”
跑下去的歐陽承,果然在堤邊等了一陣,歐陽智的小船剛靠岸,沒停穩,他就跳了上去,小船猛一晃,差點沒翻了。
歐陽智張開雙腿,人往下蹲,又拉了歐陽承一把:“承哥,你這是咋了嘛?想洗澡就直接下水就是,叫我過來乾嘛?”
“寒山巔!越王裔虎寒山巔!島尖,智伢子,太爺說島尖尖就是寒山!石頭是老虎形的。快!快!快搖過去看看。”
“這麼多年了,還在想這個?小心你娘知道了。”歐陽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