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疏若是想要害她,沒道理在南校場多此一舉要救她那麼一下啊。
那時候若不是梅疏反應快,她真的就會被刺中的吧?
可是梅疏若不想害她,又為什麼與人多次聯絡,換了那鞋,還提醒人跑路呢?
太矛盾了。
不管怎麼樣,她一時想不出來,王項那邊雖然大範圍地貼出通緝令,但一時也找不出人來,她便沒有新的線索。
隻是出了這樣的事,趙右辰開始把承德宮的防備力量又增加了不少,時不時還要親自巡視,沒有一日放鬆下來。
就這麼到了七月下旬,烈陽漸炙,夜起蟬鳴,從北都平安城出發的大批人馬終於到了南華城。
這裡麵還有一個小插曲,正與出使北蠻的蕭重樂有關。
蕭重樂實在是個爽快人。
他自己要求去北都,隱隱透出不惜一切也要救回太傅的熱血情緒,但卻在走到蕭水以南的薑州時,不得不停下了疾行的腳步。
一方麵,是他聽說了他們敬愛的傅太傅和一乾人質都已經啟程往蕭水來了;另一方麵,是因為刺殺小皇帝的那個報信兵所說的,薑州守將拒絕讓大蕭子民入城避難這件事情他還要過問一下,甚至處理一下。
過問的結果就是,人家守將雖然也覺得這樣很不厚道,但是他的理由竟然還是拿得出手的——謹防間諜混入。
好好一座大蕭江山被蕭水隔成兩半,這已經夠糟心的了。要是再讓北蠻的間諜混進薑州城,那薑州以南可是緊挨著定州啊,這要是連累得半壁大蕭連定州也保不住了,他覺得自己也實在沒什麼活著的念想了。
這就是千古罪人啊有木有?
所以他思考再三,才做了這麼個決定。
而且,他覺得這些人其實也可以去同為蕭水南岸的俞州、堯州這些地方,雖然它們都比不上薑州繁華,但生存是不成問題的。
蕭傾不知道大蕭各州的經濟政治狀況,但薑州守將卻是很了解蕭水岸邊的情況的。
不過蕭重樂不讚同。
蕭重樂似乎有一種理想主義的浪漫情懷。他覺得薑州守將考慮的雖然有道理,但是不讓自己人進自己家,這絕對是不妥的。
於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們因為這件事情很是爭執了一陣子。
就這麼一耽擱,最後他竟在薑州城等來了南歸的大部隊。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這些人質裡麵有許多都是蕭氏宗親,大家都在皇室宗親的大家庭裡被嬌養著,時不時就會一起參加個聚會聯絡聯絡感情,所以這一見自然就格外親切,格外感慨。
蕭重樂就算平日裡再不靠譜,這時候也知道一定要安撫宗親老少們曆儘磨難,千瘡百孔的心臟。
可是,等他回過神來,就發現他們敬愛的太傅大人——竟然不在南歸的隊伍之中!
他一定是錯過了什麼。
再三打聽確認之後,他得到消息,太傅大人是單獨走的。
天哪!
這是為什麼?
蕭重樂帶著一隊親兵,這時候再不逗留在薑州,而是直接出城去尋太傅了。
怎麼能讓太傅一個人走呢?多麼危險你們造嗎?
城門打開的時候,一行人飛奔出去,那些警覺的難民趕緊圍上來要從被打開的那一線縫隙裡擠進去,可是很快又被無情的鐵槍逼迫著往後退去。
這個場景每逢開城門都會出現,那日南歸的大部隊進城的時候特意選在了晚上,可還是未能避免。
蕭重樂在馬背上往後看了一眼,突然勒住韁繩回身大喊道:“想活命的往西邊走,一棵樹上吊死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