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王振華回到家。
弟弟王振東早就等候多時,拉著他來到姥爺家。
“趕緊進來喝魚湯,就等你啦。”董家旺拉著王振華進屋,插上堂屋門。
“魚賣完了嗎?”董秋蘭一把抓住兒子的手。
“七十斤魚,水產社給我七十斤的錢。”王振華笑著道。
“啊?怎麼可能?”董家旺說道,“他們沒有扣你三十五斤?”
“沒有。”王振華搖頭,“他們敢扣我一分錢,我就把魚拉回家,咱們自己醃鹹魚。”
空氣突然安靜,所有人都盯著他。
良久,董大強豎起大拇指,“你炸魚的本事,談判的本事,我這老骨頭都服了。”
“咱們先喝魚湯,吃完飯再說話。振華,你坐我身邊。”董大強指指身邊的凳子。
桌子上放著一盆魚湯,一條鯉魚沐浴在湯中,旁邊漂著幾條小魚,湯麵上漂著幾片蔥花。
大舅和舅媽,三個表弟表妹,弟弟和妹妹,麵前放著空碗,流著口水等喝湯。
董秋蘭遞給王振華一碗湯,“你不回來,你姥爺不讓大家吃飯。”
王振華搖搖頭,“姥爺,我是晚輩,哪有長輩等晚輩吃完的道理?”
董大強大手一揮,笑著道,“你是咱家的大功臣,今天你坐主位。”
主位是正北方,按照飯桌規矩,必須由輩分最高的老人入座,是整個宴席的核心。
王振華急忙推辭,被姥爺和大舅摁在主位上,一大家子都笑了。
董大強道,“我已經把二十斤魚送給孫老憨,你明天去他家拿槍,有了槍,你家的日子就好過了。”
槍是好東西,王振華大喜,“大家彆客氣,吃飯,喝湯。”
眾人馬上開動,一時間,屋子裡到處是“呼哧呼哧”的聲音。
王振華嘗一口湯,輕皺眉頭,“娘,這湯有點淡。”
空氣安靜,董秋蘭急忙提醒他,“振華,你姥爺家的鹽不多了。”
王振華一愣,從挎包裡掏出鹽疙瘩,“娘,我用老鱉換了一斤鹽,咱家的鹽也不多了吧?”
“好啊!這一斤鹽夠咱家吃很久了。振華,你越來越有本事了。”董秋蘭大喜。
魚湯裡加些鹽,王振華再喝一口,湯汁濃香,簡直人間美味。
吃一口魚肉,他眼前一亮,這鯉魚比未來的鯉魚好吃,可能是沒有魚飼料的原因。
一家人圍著鍋,你一碗我一碗,都吃得額頭冒汗,眾人一邊喝湯一邊傻笑。
最後,一大盆魚湯吃得乾乾淨淨,桌子上都是魚刺。
王振華吃了五塊魚肉,喝了三碗湯,一陣心滿意足,就連讓他深惡痛絕的紅薯乾,都變得美味起來。
吃完飯,大舅媽帶著孩子們去東屋,堂屋就剩四個大人。
董大強問道,“振華,七十斤魚賣了多少錢?”
王振華掏出錢,回道,“兩毛錢一斤,總共十四塊錢。”
空氣安靜,三人直盯著王振華,董秋蘭愣在原地。
片刻,董大強輕歎一聲,“去年,我們全家乾了一年農活,到頭來手裡隻有兩塊錢。”
王振華一愣,知道五十年代窮,沒想到窮到這種程度,一家六口一年竟然隻能攢兩塊錢。
董秋蘭回過神兒,眼裡有了淚水,“振華,以後你當家,咱家的一切都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