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涇河遠處的小坡上
14師師長霍揆彰與郭旅長皺眉看著這條寬不過10米的河,神色凝重。
“小潮未退?水深至少4米?”
一名頭戴鬥笠,拄著拐杖的老翁點頭:“農曆初三、十八前後有大潮,初八、二十三有小潮,趕上這次大雨,水深至少4米。”
他緩緩蹲下身,許是要仔細端詳一下或是想一想,半晌又補充了一句:
“小潮今天會結束,一會兒就是水位最低的時候,中午開始就要漲潮....嗯,明天下午應該就是大潮,怕是至少有17米寬,5米深。”
嘶——!
兩人一臉不可置信,他們奉命增援沈複興部。
強攻羅店不是他們的任務,北上支援的任務交給了其他團,他們的任務就是從西側打開缺口支援羅店北。
可這場從早上開始下的大雨讓兩人望河興歎,沿河搜羅了一番,寥寥幾條小船讓渡河成了難題。
不是不能遊過去,隻是日寇雖然沒有擺設陣地,但大部隊行動,巡邏的鬼子一眼就能看到他們。
夜間渡河?
伸手不見五指的,隻消一個小隊駐紮在對岸,照明彈亮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
如之奈何?
“師座,怎麼辦?”
霍揆彰看著越下越大的雨,心中愈發焦慮,他從上衣口袋掏出懷表,時間已經來到了上午9點40,距離預定的出發時間還有2個小時。
“找幾個水性好的,潛伏過去,看看能不能讓沈複興來接應一下。”
“這...他們有能力接應嗎?”
“我總不能看著將士們去死吧!”
“誒!”
忽然,對岸槍聲大作,爆炸聲不斷。
雖有雨幕攔截,可聲音還是傳了過來。
霍揆彰低頭歎息:“讓老周他們快點...軍令如山,沒等到救援是沈複興的命,但不按期出發就是我的問題。”
偏偏這個時候,有人喊道:“師座,河裡有人!”
幾人定睛尋去,卻看到一赤膊的漢子在大雨中露出一頭,隨後猛的紮下消失不見,好一會兒就在河中央的位置再次露頭,又再次消失。
“好水性!”
眾人紛紛誇讚,眨眼間漢子就赤條條在他們眼前警惕地爬上河岸。
老翁眼前一亮:“好個浪裡白條!要是多些這樣的漢子,可能不需要那麼多船。”
霍揆彰沒有理會老翁,因為那個漢子套上濕漉漉的衣服後發現了他們,焦急地向他們跑來。
“長官,你們是上麵派來的援軍嗎?”上了岸的黃三赤著腳就跑向那群軍官模樣的人。
“你是?保安團的?”
黃三立馬點頭:“是,我水性最好,團座讓我帶著..帶著大家的遺書出來。”他剛想拉住霍揆彰的衣服就被身邊的副官攔住,無奈隻能連連告求:“長官,趕緊派援兵吧,保安團血戰一天,已經不足百人,這是求援信。”
說著,他翻了一下攜帶的兩個水壺,掂了掂份量之後遞過去一個。
“這是什麼?”
“啊,信在裡麵,我怕渡河弄濕了。”黃三做了一個擰開的手勢,這兩個水壺湊起來也不容易。
你能相信嗎?
一個保安團,在沈複興的自費采購下,也隻有不到100個水壺,大部分都是自製的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