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賬,並不難算。
呂洪亮一天能賣個一兩百斤的豬肉,一斤能賺個八分錢到一毛二,這個不固定。
就算滿打滿算,呂洪亮一天能賺個十幾塊錢就算是多的了。
而現在這六百斤的豬下水,他進貨價三十六塊錢,今天買鐵鍋和盆,花了二十八塊錢。
但是鍋和盆,都是一次性投資,也不是需要天天都買的。
如果不算廚具,今天一天,就淨賺一百六十四塊錢。
自己的三個兄弟,他打算每人每天分五塊錢,一個月就是一百五十塊錢。
而兩個嫂子和自己的娘,他打算一人一個月給五十塊錢。
畢竟,這個年代工人的工資也不過二十幾塊錢一個月。
她們每天隻需要乾三個小時的活,一個月就能賺到兩個工人的工資,實在也是不少了。
這都是提前談好的。
三個兄弟不僅僅要在家裡幫忙處理豬下水,還要幫忙出去賣貨。
那一個月一百五十塊錢也是頂了天的價格了。
三個兄弟自然也都非常樂意。
要不是有呂洪亮的這個買賣,他們上哪能一個月賺一百五去?
一百五一個月,做夢都不敢這麼想,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的。
現在這個大環境,能夠養家糊口,隔三差五吃頓肉,那都是彆人羨慕的存在了。
除去這些,呂洪亮一天淨賺一百四十多。
那可是一天一百四十塊錢阿。
一天賺彆的工人大半年的錢,呂洪亮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了。
對遇到蘇念念這件事,呂洪亮隻覺得自己運氣逆天。
呂洪亮將早已經準備好的三百塊錢交給蘇念念,蘇念念也是當麵數清。
“大妹子,我覺得每天售賣的量,是不是可以再提一提。”呂洪亮覺得五百斤的量,不夠賣。
有點供不應求的感覺。
“呂大哥,不是我不想賺錢,而是這個鹵豬下水太多,你進貨也是一個問題,養豬場豬下水的產量應該也不會太高吧。”
“而且,以縣城工人的工資水平,應該也不會每天都舍得買一塊錢一斤的鹵豬下水吃吧。”
“雖然賺錢是好,但是也要衡量一下當下的環境,如果步子邁的太大了,也容易出問題,你覺得呢?”
蘇念念不是不想賺錢,而是怕市場飽和,而且一塊錢一斤,也不是所有人都消費的起的。
呂洪亮聽了蘇念念的話,眼睛轉了轉,還真的是這樣一回事。
一頭豬也就能出三四十斤的豬下水。縣城裡的養豬場其實已經不算小了。還往市裡送豬肉。
但是據呂洪亮了解,確實一天也就能殺個十幾二十頭豬。
就算他想要進更多的豬下水,怕是養豬場也沒有那麼多豬下水賣。
而且,這鹵豬下水好吃是好吃,可是也不會有那麼多家庭舍得一塊錢一斤天天買的。
偶爾買一次,吃了解解饞還是行的。
如果市場真的被擴的很大,還真的會很快飽和。
這樣,倒是不如小姑娘說的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