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不需要一遍遍自證,隻將替身合同,以及這些年秦薇在他身上的開銷一起發到網上。
網友挨個看下去,前前後後秦薇在林澈身上花了300萬,其中包含了醫療費。
是好是壞交給網友自己審判。
明碼標價,林澈確實沒有做錯,但他們希望他有錯,因為針對一個人,永遠比解決問題要容易得多。
隻有林澈真的錯了,這些人才能繼續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沒有負罪感的繼續傷害他。
“三百萬,普通人五年賺百萬都難,這還不叫占便宜?”
“第一次見到有人實錘自己的,這不就是包養合同嗎?還說他問心無愧。”
“秦薇好歹是你的金主,你不感謝她就算了,居然還在同一時間定檔,搶票房,恩將仇報的白眼狼。”
“把吃軟飯說的這麼義正言辭,你跟秦薇在一起這些年拍上那些劇難道不是她幫你投資的?怎麼可能才區區300萬。”
說這些話的除了黑粉外還有水軍,林澈正在風頭上,盯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想想也是,顏值加演技就是王炸,扔進娛樂圈這種深水裡,就是一顆導彈。
已經有很多家公司把他視作為“對家”。
娛樂圈裡不缺藝人,缺的是好資源,資源就那麼點,誰不想搶?像林澈這樣的競爭對手,自然是能少一個是一個,趁他還沒成長起來,趕緊碾死。
顯然,這是一場帶有組織的“圍剿行動”
有些粉絲缺少思考能力,跟著大粉行動,而很多大粉都是由藝人身後的公司管理。
關於自己哥哥姐姐的黑料,自動過濾,洗腦似地重複道“不信謠不傳謠”,麵對彆人時,就是“蒼蠅不叮無縫蛋”“一個巴掌拍不響”
不過好在如今的網絡世界,不是靠粉絲主導,路人有自己的判斷,甚至還會在這種環境下生出“逆反心理”
林澈連續上熱搜,徹底火出圈後不少人去考古,發現他以前是短劇出身。
其中熱度最高的就是五年前那部短劇,林澈在裡麵飾演男二號,第一次演戲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還因此上過熱搜。
回顧他被秦薇包養的這五年裡,網友發現他的資源不增反減。
“我說怎麼感覺林澈這麼眼熟,原來他演過這個短劇,他可是我心頭的白月光,就這顏值和演技,放在短劇裡就是降維打擊,我當初還以為是哪個科班出來實習的,沒想到竟是他第一次演戲,天賦怪。”
“對的,我也記得很清楚,後來那部短劇下架了,飾演男二的那個演員也沒再看到他,我還以為他退圈了。”
“終於有人發現林澈這個寶藏演員了,作為關注過他的五年老粉,對於他這五年接的資源拍的戲,隻能用一言難儘來形容,不是在扮醜就是在扮醜的路上,演的角色也是一個比一個奇葩,沒有一個討喜的,彆人問我有沒有喜歡的男演員,我都不敢介紹他,怕被人笑話,現在看他出頭,我終於可以狠狠安利他了。”
“這五年說是被“包養”結果資源還沒有他剛出道時好,什麼資源咖,我看是惡意打壓加防爆。”
“林澈會簽替身協議,為的就是給妹妹治病,五年過去,他妹妹的病情沒有一點進展?這就是蓉城最好的醫療水平?水平這樣醫療費還這麼高,以後誰還敢去治病了。”
“我覺得事情沒有表麵那麼簡單,林澈剛出道就上熱搜了,就憑他這演技,公司舍得打壓他,封殺他?好好培養起來,這不就是一棵搖錢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