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這其實就是在為楊安的以後鋪路了,他要給自己兒子打造個屬於他的班底,培養他自己的心腹。
而李靖,很顯然就是第一個。
“原來如此,沒想到居然是三皇子舉薦的我?”
李靖也恍然大悟,心裡感動的嘭的一下單膝跪地,肅容道:“還請陛下放心。”
“臣李靖終此一生,絕不負三皇子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李靖此時就把楊安當做了他的知己。
要知道,他雖然胸有錦繡,心裡也有著一顆報效家國的熱忱,但因為他舅父涼州刺史韓秦虎韓大將軍早逝,他想要在朝堂中有一番作為其實也是很難的。
不然,他怎麼可能都三十三歲了,還隻是個小小的馬邑郡丞呢?
可現在,楊安的舉薦,卻讓他一下子從懷才不遇,變成了簡在帝心,從不入流的小官,成了朝中大員?
這樣的恩情,李靖覺得自己以後不效死命都說不過去。
“哈哈哈,好,好,好。”
楊廣也大笑一聲,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這才拍了拍李靖的肩膀道:“李靖啊,朕知你乃忠義之後,彆的,朕就不多說了。”
“總之,隻要你不負朕大隋,不負朕的兒子。”
“那麼朕的大隋,朕的兒子,也定然不會負你。”
這話說完,楊廣就揮手對著李靖再次道:“下去吧,待明日朝會,朕會親自為你冊封。”
“朝會過後,也會帶你去見見朕的三兒,你們安平軍真正的統帥。”
“不過你要記住,關於三皇子的事,暫時不要對任何人說,更不要對三皇子說。”
楊廣鄭重盯著李靖。
其實他也不是故意要對楊安隱瞞身份,隻是當年墜馬後,太醫署的太醫曾經千叮嚀萬囑咐,說楊安的離魂之症不能受到太多刺激,要是受的刺激多了,就有可能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這才是楊廣這些年,一直不讓彆人告訴楊安他真正身份的原因。
他怕真如那些太醫所言,產生了什麼不可預料的後果,他寧願楊安一輩子都沒有幼年記憶。
“諾,臣明白,臣告退。”
李靖重重點頭,躬身對著楊廣和觀王楊雄行了一禮後,就一個人離開了。
楊廣也在他走了後,又和隋觀王楊雄聊了幾句,等他也出宮了,這才去了甘露殿皇後蕭氏那。
在蕭氏那裡得知,楊安所看上的那喚作長孫無垢的女子,其實就是已故右驍衛大將軍長孫晟的嫡女,現在長孫家名義上的家主繼承人長孫無忌的妹妹。
並且此女生的美貌,性子也溫良,楊廣就心中有數的又和皇後蕭氏雲雨了一翻,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在蕭皇後和幾個宮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去參加即將在乾陽殿召開的朝會了。
隋朝的朝會,分為大朝會,小朝會,以及每三日一次的早朝。
大朝會是指朝廷所有五品以上官員都需要參加的,如祭祖,祭天那樣的大型活動,基本每年隻會在上元佳節的時候召開。
而小朝會則是每月月初召開,重點商議軍國大事以及一些重要人事安排,就比如說今天。
至於早朝,早朝那就是處理一些朝廷日常瑣事了。
楊廣到乾陽殿的時候,參與朝會的眾大臣,以及一些自覺有事奏報的外臣,還有被他昨日就單獨召見過的李靖,這會都已經到了。
看見楊廣來了,眾人才齊齊行禮。
楊廣也在他們行禮後,淡淡道:“嗯,眾卿免禮。”
“前些日子,山東王簿等人叛亂驟然擴大之事,相信眾卿應該都已經聽說了吧?”
“朕欲派朝中能征善戰之將軍前往平叛,眾卿以為該派何人為好?”
說到這的時候,楊廣還瞥了今日參加朝會的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以及他身邊幾位關隴各家族的朝臣一眼。
雖然他現在還沒證據證明這些家夥對朝廷有二心,但卻也不妨礙他把這些人歸於亂臣賊子一列。
而他的這話說完,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唐國公李淵也很快就站了出來,對著楊廣行禮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能征善戰,勇武異常,實乃平叛的不二人選。”
李淵臉上帶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