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戲謔看著楊六五,若說這天下,還有誰比他更了解李淵,那肯定沒有了。
因為他們倆,可是有著同一個外祖父的表兄弟,而且還年齡相當,說句從小相識也不為過。
可也正因為從小相識,他才清楚李淵的秉性,知道李淵的習慣。
故此這會,他其實就是在針對李淵的性格布局。
“原來如此,那臣這就帶人前往朔州。”
“隻是陛下,這火銃就不用帶了吧?”
“一個李淵,再加他幾個兒子,臣一人就能把他們全撂翻。”
楊六五也這才恍然笑道。
在他看來,他這天生神力,對付李淵父子應該是沒問題的,根本用不著火銃。
“切莫大意,你是勁大,不是腦子好。”
“可彆小看了李淵,也莫要小看了他那幾個兒子。”
“讓你帶火銃,是為了以防萬一,斬草除根的道理你應該懂。”
但楊廣卻淡漠瞥了楊六五一眼,嚇的楊六五也立刻應聲:“懂,那臣現在就去?”
“嗯,去吧。”
楊廣嗯了聲,等楊六五也離開後,他就又下旨,讓人轉告負責隋安書局報紙相關的國子監祭酒孔齊,令他早做準備了。
等把這些都安排好了,他才又繼續批閱奏疏了。
而楊六五和尼洛周,也在楊廣批閱奏疏時,帶著各自的人,從洛陽出發,快馬向著朔州和太原趕去。
馬蹄聲隆隆如鳴,所過之處行人儘皆避讓,僅僅隻用了四天,兩人就已經帶著各自所屬,到了楊廣指定的地點。
到了指定地點,楊六五命令手下五百人仔細熟悉火銃使用方法,他自己則坐在渡口,親自監視過往船隻。
而尼洛周那邊也沒閒著,剛到太原城西二十裡的山坳,他就令人安營紮寨,遣親兵進城去尋長孫無忌了。
不過肯定是尋不到的。
因為長孫無忌此時,也已經抵達了敦煌郡的令狐家。
到了令狐家,看見老不死令狐熙,長孫無忌一把就奪過他手裡的酒壺,咕嘟嘟的猛灌幾口,然後才啊的大喊一聲痛快,對著令狐熙說:“李淵要開始了,讓你臘月十三提高木炭價格。”
“臘月十三?這今日都初七了,還有六天。”
“我令狐家木炭生意遍布大隋各地,這讓老夫如何通知?”
但令狐熙卻眉頭皺了下,看的長孫無忌都無語,隨後才撇嘴道:“就叔父你這還帶兵打仗?烽火傳訊的道理不懂嗎?”
“一城一城往下傳,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這樣很快的。”
“無非就是你們家在各地的鋪子,多出點人而已,難道你們家鋪子沒人?”
長孫無忌都不知令狐熙以往的南征北戰咋征的了,就這水平?
“混賬東西。”
“老夫比你爹還年長,即便你爹在此,也得恭恭敬敬叫老夫一聲兄長。”
“你就是這麼跟老夫說話的?”
可令狐熙卻瞬間大怒,驚的長孫無忌也笑道:“是是是,是小侄錯了。”
“咱還是趕緊辦事吧,這事辦妥了,咱兩家才有榮華富貴呀?”
“哼,這還用你說?”
令狐熙冷哼一聲,這才對著府裡下人吼道:“來人,傳老夫命令。”
“讓府中部曲悉數出動,告知方圓三百裡內,我令狐家所有木炭鋪子,臘月十三,木炭價格皆以成本增加為由上漲。”
“由現在的每斤二十紋,漲到三百紋。”
“同時再讓各個鋪子繼續往下傳,總之五日內,我令狐家所有木炭鋪子必須漲價。”
“聽明白了沒有?”
令狐熙這一聲吼的,令狐家那些下人也趕緊應聲:“明白了,家主。”
“嗯,如此,就都去辦吧。”
令狐熙嗯了聲,等那些下人都走了,他才對著長孫無忌得意問:“怎麼樣?是不是比你在長孫家威風多了?”
“嗯嗯,威風。”
“既然事情已經通知,小侄就先走了啊?”
長孫無忌嘴角抽搐,說了這麼一句就又回返太原了。
看的令狐熙也一陣出神,許久才感慨道:“這小子有他爹當年的衝勁啊,將來必成大器。”
這話說完,他就去找自己心腹,準備讓其前往洛陽,將李淵動手的時間,向皇帝稟報了。
畢竟皇帝那裡,也是需要提前準備,並且應對的。
而長孫無忌則是一路策馬揚鞭,終於在臘月十一的中午,返回了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