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給你五日時間,五日之內,你能召集多少就是多少。”
“但五日後,你們所有人必須在本官府上集合,知道嗎?”
周文嶽嗯了聲,然後才淡漠道。
“知道,小人知道。”
塔爾德點頭,周文嶽這才揮手讓他去召集舊部了。
而他自己,也在塔爾德走了後,就回了自己的小院,寵幸妻妾去了。
如今世家大族子嗣稀薄,即便是他也得發揮餘熱,為家族做點貢獻。
可就在他想著為家族做貢獻時,倭夷,平安京,平安京的貴族們卻一個個在琢磨著逃跑。
甚至就連倭夷國主推估女皇此時也在考慮是否要進行遷都?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了大隋皇帝楊廣親征伐倭的消息,這讓他們心裡恐懼,不知前途到底如何?
當然就算有這樣的想法,遷都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完成的,而且若是真的兩國開戰,即便遷都,他們又能遷到哪裡去呢?
所以斟酌再三,推估女皇還是對著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憂慮問:“是戰是和?各位都有什麼想法?若是有,就趕緊說吧。”
“根據咱們所收到的消息,那大隋皇帝的戰艦已經在數日前出海,相信用不了月餘,我們就要正麵遇上了。”
“到時是戰是和,各位總得拿出個主意吧?”
推估女皇今年五十六歲,這個年齡的女人已經不能用美醜來形容了,隻能說是年輕時姿色尚可。
至於現在嘛,那完全就是一位頭發斑白,麵帶皺紋的老嫗。
如果真要找點特色的話,或許也隻能用身材豐腴來點綴點綴了。
被她這麼一問,那些倭夷朝臣們也神色糾結。
其中推估八年還曾率軍進攻新羅的太政大臣境部臣更是眉頭緊皺,直到過了好大一會,他才對著推估女皇行禮道:“啟奏我皇,臣聽聞那大隋皇帝之所以禦駕親征,征伐我國,皆因我皇之皇號而起。”
“要不我皇更改皇號,自降為王?”
境部臣身為太政大臣,總覽倭夷軍政大權,肯定是清楚他們和大隋之間的差距,也知道他們壓根就不是大隋軍隊的對手。
所以他的這話一出,倭夷朝堂上不少人都跟著附和了起來,有人立刻就對著推估女皇道:“就是啊我皇,女王其實也不錯,咱們沒有必要因為這一個稱號和大隋交惡啊?”
“對對對,臣等也是這樣想的。”
其他倭夷朝臣也跟著頷首。
但推估女皇的兒子,也就是倭夷聖德太子卻瞬間臉色一沉,嗬斥道:“荒謬,簡直荒謬至極。”
“你們都是我國重臣,又豈能為了個人生死,而讓國主受辱?”
“女皇乃是我國國主,皇位自有神賜,你們如此行徑,豈非對神的大不敬?”
聖德太子氣的都想殺人了,一直和他關係較好的左大臣穗積臣也跟著道:“太子說的沒錯,我國雖不如那大隋兵強馬壯,但卻也不能連戰都不戰就投降吧?”
“那也未免太讓人恥笑了,就更不要說讓國主自降為王了。”
“若是如此,我倭國豈不成了天下各國之笑柄?”
“啟奏我皇,臣以為,咱們可以試著和大隋打一打。”
“至少也要讓那大隋皇帝知道咱們不是軟弱無能之輩,連兩國交戰的勇氣都沒有。”
“這樣即便敗了以後也能方便談判,否則咱連戰都未戰就先請降,那等待咱們的將會是大隋皇帝的獅子大張口啊?”
穗積臣今年四十二歲,個子並不是很高,人也挺瘦的,說話時嘴邊的小胡子還一抖一抖的,一看就知道是個心高氣傲之人。
可也正因為心高氣傲,他才想和大隋一戰。
因為無論勝負,他都能借助此事快速樹立自己的威望,在朝堂和太政大臣境部臣一較高下,打破一直被壓製的局麵。
這才是他主戰的根本原因,至於能不能打贏,國主受不受辱的,那都跟他沒關係,總歸他又不是國主。
“這。”
推估女皇一聽穗積臣如此說,也這才沉吟了下,然後拍板道:“好,既然左大臣和太子都極力主戰,那便任命左大臣穗積臣為大將軍,聖德太子為副將軍。”
“即刻整軍備戰,以迎強敵。”
“戰後若是實在不敵,咱們再求和也不遲。”
“總歸那些中原皇帝,都是講究仁治,追求賢明。”
“咱們派人求和,低頭認錯,相信他們也會見好就收的?”
“各位以為呢??”
(叫的這都啥破名,真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