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場的這些家主裡,誰最恨楊廣,最想讓楊廣的江山完蛋?
那肯定是琅峫王氏家主王青揚了。
因為他的嫡長子,他們琅峫王氏的家主繼承人,前尚書省校驗郎王敬之,可就是在前陣子的春闈舞弊案中被處死的。
這件事,王青揚一直記得,也一直都想為兒子報仇,隻是他這人自製力比較強,知道沒有實力的時候為兒子報仇,和找死沒有區彆。
所以始終都在忍著,忍著等待機會。
但現在,他卻看到了報仇的希望,這讓他如何能不興奮?
“哈哈哈,青揚兄所言極是。”
“楊廣那狗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壓榨咱們,這次咱就讓他知道知道,這天下到底是誰說了算?”
其他那些山東,江南兩地的世家家主們,聽王青揚這麼說,也都一個個跟著大笑,就連周剛也和他們一起傻樂。
但太原王氏家主王秉之看到這,卻慶幸他早就投靠了朝廷,不然估計他們太原王氏也要完了。
當然就算這,他也不敢大意,故此很快的,王秉之就假惺惺提醒:“哎哎哎,各位還是低調些,低調一些的好。”
“事情沒有成功之前,咱們可千萬莫要大意呀?”
“啊對對對,秉之賢弟說的沒錯,咱們低調點,都低調點。”
王青揚他們也對視一眼,然後對著王秉之頷首。
不過嘴上如此說,他們臉上的笑容卻怎麼藏都藏不住,以至於王秉之也懶得再提醒了,隻是繼續問:“那按照現在的情況,咱們是不是可以確定一下讓李世民他們進攻大隋的時間了?”
“還有就是,他們三人是同時進攻呢,還是各自為戰?”
王秉之這是想儘可能發揮他叛徒的作用,為楊安多套取點情報了。
畢竟關係想要長久,指著一件事維係可不行,他得時不時就讓女婿感受一波來自嶽丈的關懷才行。
“這。”
而王青揚他們,聽王秉之如此問,也全都思索了起來,直到過了好大一會,王青揚才沉吟說:“要不就一起進攻吧?”
“咱們確定一個具體日子,讓王世充,李世民,還有李密三人同時對大隋發動進攻。”
“這樣的話,能最大程度讓大隋陷入危機,各位以為如何?”
還真彆說,王青揚這一招確實夠歹毒的。
若是楊安他們沒有準備的話,光是這三方同時伐隋,就能讓大隋風雨飄搖了。
而那些其他世家家主,聽他如此說,也這才讚同說:“嗯,我們也覺得同時進攻最好,那要不就這樣定下?”
“咱確定一個日子,讓李世民他們一起動手?”
“隻是這日子該定在何時呢?”
說到這時,這些家主們都有些為難了。
因為他們也不清楚三方一起動手,到底需要多長時間聯絡準備啊?
但人群裡,來自河東裴氏的家主裴念卻忽然建議說:“今日是四月初九,要不就定在七月初九吧?”
“三個月時間,應該足夠咱們聯絡李世民他們了。”
“而且七月初九距離七月二十一的先帝忌日,也就隻剩不到半月了。”
“往年楊廣在時,先帝忌日都是他親自操持。”
“可今年楊廣出征在外,這先帝忌日,應該就是內閣大臣代為操辦了。”
“他們代為操辦,咱們把三方攻隋的時間定在七月,正好能讓他們分身乏術,難以專心應付戰事。”
“各位覺得呢?”
裴念今年五十三歲,身材高大,頭發半白,鼻子的右邊鼻梁上,還長著一顆黑痣,屬於比較陰險的那種。
可也正因為陰險,他才覺得定在七月最好。
因為若是李世民他們扣關成功,百姓死傷無數?
屆時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也正好可以趁機再次煽動百姓,把戰事失利,百姓死傷之罪責,都悉數推在內閣大臣身上。
甚至謠言他都想好了,就說那些內閣大臣們,隻顧著先帝忌日,沒有認真對待戰事,這才導致的敵人扣關成功,生靈塗炭。
當然,這想法他暫時不會說,他得看看戰爭結果,再決定是否要用這一招?
“七月初九?這樣也行。”
“那就按裴兄所言,定在七月初九吧?”
王青揚聽他這麼解釋,也這才點點頭,目光看向了其他家主。
“可以,我們也覺得定在這天不錯。”
其他那些世家家主們也不反對,王青揚當即就對著王秉之詢問:“秉之賢弟以為如何?”
“嗬嗬,我沒意見,大家商議著決定就好。”
王秉之一笑,然後才思索問:“那要是這樣的話,咱們是不是現在就該派人去通知李世民他們了?”
“這三個月時間,咱們的人過去,他們再領兵扣關,其實也挺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