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家是對手,可曆史上的李世民,總歸也是有功績的。
無論這些功績,到底是真是假,有沒有水分,但大唐盛世是真實存在的。
故此這會,楊安選擇了給予李世民厚葬。
無關對錯,亦無關立場,隻為了了結這一段因果。
“厚,厚葬?”
可楊雄,房玄齡他們卻驚住了。
李秀寧和鄭觀音也怔怔看著楊安,這也就是現在人多,不然李秀寧都想主動給楊安一個香吻了。
因為楊安,簡直對她弟弟太仁慈了。
甚至就連長孫無垢,魏徵他們也詫異看著楊安,楊六五更是對著楊安不解詢問:“郎君,那李世民犯的可是謀逆大罪,厚葬不合適吧?”
“就是啊郎君,厚葬是否有些不妥?”
楊雄,房玄齡他們也跟著問。
因為他們也覺得,給李世民厚葬不合適。
畢竟曆朝曆代,謀逆者沒被亂刃分屍,那都算是君王仁慈了,就更不要說厚葬了。
這簡直破天荒。
“就這樣吧,死者為大,也沒甚妥不妥的。”
“你們就當是我楊某人,為孩兒積福了。”
“給李世民挑一塊風水寶地,以郡公之禮葬之。”
可楊安卻歎息一聲,說完這話,他才再次道:“當然了,你們若怕影響不好,遭到非議,那就彆提李世民了。”
“給他改易名諱,對外宣稱李二或者李二鳳都行。”
“總歸朝廷也有不少郡公,百姓也不清楚到底是埋誰呢?”
楊安其實也知道,他的這個決定,多少有些不合適。
畢竟李世民犯的可是謀逆大罪。
可誰讓他是一名穿越者呢?而且還是搶了李世民至尊寶座的穿越者。
既然搶了他的至尊寶座,那就送他一個厚葬,大家扯平了。
隻是他心裡如此盤算時,楊雄,房玄齡眾人卻齊齊下跪行禮道:“郎君仁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天下之幸,萬民之幸也。”
就連跟著楊安一起進宮的魏徵,這會也覺得楊安人品不錯,堪稱君子楷模,仁君典範。
可楊安卻神色古怪看著眾人,雖然很想說一句,我其實是在了卻因果,但最終卻還是笑眯眯的接受了。
開玩笑,白給的美名,咱楊某人憑啥不要?
隻是他正笑眯眯時,房玄齡卻再次詢問:“那敢問郎君,和李世民一起謀逆的侯君集,咱們要如何處置?”
“對啊郎君,侯君集怎麼處置?”
楊雄,裴矩他們也跟著問。
在他們看來,楊安既然都能給李世民厚葬,或許也會對侯君集仁慈一些。
畢竟李世民才是主犯。
“侯君集?”
可楊安卻一愣,然後就沒好氣道:“這還能怎麼處置?當然是以國法公開行刑,殺完後屍體掛城樓上示眾,以儆效尤了。”
楊安能給李世民厚葬,那是因為李世民好歹是太宗皇帝,也是他楊某人,搶了李世民的機緣,斷了李世民的帝王之路。
至於侯君集?
本來就不是啥好鳥,楊安可不會對他仁慈。
“公開行刑,掛城樓上?”
房玄齡他們怔了怔,都以為他們聽錯了?
這咋差距這麼大?
“對,掛城樓上,讓所有人都看看,謀逆就是這個下場。”
楊安頷首,隨後才最終敲定道:“好了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你們內閣全權負責。”
“另外,彆忘了安排人緝捕那些世家大族,這才是大事。”
“我今日有些累了,就先去休息了。”
“觀音婢,走,隨為夫去寢宮。”
楊安說完,就帶著長孫無垢回他寢宮了。
隻留下房玄齡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到過了許久,房玄齡才對著觀王楊雄問:“王爺,太子殿下這是何意?都能厚葬李世民,卻要把侯君集掛城樓上?”
“莫非太子恢複了些許記憶?知道他和李世民是表兄弟了??”
(太宗皇帝下線了,或許還會有人覺得不該厚葬,嗯,這事我考慮了許久,最終決定這麼寫,不是主角仁慈了,而是從穿越者的角度,對大唐盛世的肯定。
至於魏徵的人設,我以前看過一本書,書中寫到了魏徵臨死前,和他兒子的對話。
兒子問魏徵,父親為何要一直和皇帝作對,難道就真不怕死嗎?
魏徵回答說,不是為父要和皇帝作對,而是皇帝需要我和他作對,如此,才能體現皇帝的大度,為父也能保命。
這個說法,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所以也就有了這個人設,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