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敵我雙方都早早布局且又變數橫生的遭遇戰,就這麼突兀發生了,兩邊都沒想到大戰爆發的這麼突兀。
但北涼一方的陳芝豹統帥能力更強,及時做出反應,而持節令慕容寶鼎的大軍增援不及,北涼一鼓作氣包圍過去,欲要吃掉北莽數萬精騎。
不甘心失敗的北莽,自然而然的繼續投入兵力,重重兵馬圍攏,想要搞一個中心開花。
北莽搞中心開花,北涼這邊也嘗試反向包圍,敵我兩方態勢犬牙交錯,各種包圍與反包圍,決戰與反攻,戰況越發的激烈,逐漸的失去控製。
北莽草原上,一場大雨瓢潑而落,度過一春的叢叢夏草,綠意依依。遠處的喊殺聲與嘶吼聲不絕不斷,偏地形下方處,一片血黃混雜的淤水還在彙聚,更多的血水還在染紅草原。
鐵浮屠,一支介於重騎輕騎之間的涼州精騎,領軍大將正是徐驍義子之一的齊當國。
自古將帥出征,身後必豎大旗,扛旗之人,無一不是軍中猛將,故而被兵家譽為膂力最盛者扛纛,齊當國便是北涼第四任扛纛者。
在他之前,有號稱萬人敵的王翦,為徐驍斷後的陳芝豹之父陳邛,青州首富王林泉。
前二者戰死於徐驍就藩北涼之前,後者則是解甲歸鄉。
而今日,輪到他齊當國了。
六千鐵浮屠,出自北涼老字營之一的滿甲營,顧名思義,這一營人馬一直企望滿甲。而如今死戰之際,滿甲營罕見的人馬俱甲,器械精良不輸北涼那最精銳的一萬大雪龍騎軍。
鐵甲錚錚,滿甲營已滿甲,正是死戰的時候。
六千鐵浮屠,和北莽南朝洪敬岩麾下六千柔然鐵騎親軍,不期而遇,幾乎同時趕至戰場,兩股鐵甲洪流迎頭撞上,大戰立刻爆發。
輕騎對輕騎,鐵騎對鐵騎。
六千鐵浮屠主將齊當國位於鋒線中央,出現在最前方,一人一馬一鐵槍,身先士卒。
而在北莽那一方,柔然鐵騎主帥的“更漏子”洪敬岩則是刻意留了兩千騎軍,就等著機會一擊必殺,他要拿這徐驍義子的腦袋當封侯的踏腳石。
徐驍義子齊當國,北莽南朝洪敬岩,這兩位北涼和北莽的高層戰場上正麵遭遇,也意味著大決戰即將爆發,浩浩蕩蕩的北莽百萬大軍從正北、東北、東南、正南、西北等五個方向同時“淹沒”向北涼二十萬鐵騎。
百萬大軍分五部,每一部都不會遜色北涼此番出關的二十多萬大軍,後麵還有更多的一些支援部隊,堪稱是源源不斷。
北涼的中軍本部,盤坐在虛空的徐信低頭看向正在調兵遣將的陳芝豹,說道:“北莽百萬大軍,共分五部,你準備如何取勝,逐個擊破?”
“不需要分兵,一涼當五莽,北涼何懼血戰。”
“此番涼莽大戰,天時地利皆是在我,人和亦是不懼。”
“北莽傾巢而動,正是一網打儘的機會。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天下。”
陳芝豹自信的說道,接著一條條軍令發出,堪稱事無巨細,精確到點,條理分明,絕不是什麼微操大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