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爽快地問價錢。
兩百多塊!
我頂!辣麼貴?
經過短暫的心算,我砍三分之一價就算了,一百五十塊!
不肯,多點嘛。
不肯,就這個。
不肯,真的,多點嘛。
不肯,這個已經很合理了,再加上要掉頭走的背影。
好,成交!打包!
好,掏錢。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好,一單在中國無數交易裡顯得異常平淡的買賣就這樣完成了。
嗯,我不會砍價,砍少了,自己虧,砍多了,商家也攢不了什麼錢。
所以,我就給自己訂了一個砍價原則:砍價隻砍三分之一,不進不退,成買,敗走。
三分之一是我可接受的範圍,既要讓自己感覺物有所值而不虧,也要讓商家掙到錢好養家活口。嗯,隻能說,大家出來行走江湖,都是不容易的呀。
在人生這場遊戲裡,有很多主角都是存在合作交易的,你給我想要的,我給你需要的。各種交易都存在,好與壞,就看它是否符合遊戲規則。通常打破人生遊戲規則的交易,都不見得會有什麼好下場。
收獲了因為一眼之緣而喜歡上的貨物,我帶著淡淡的笑意離開了商場。
在下樓梯的時候,我遇見了一個長發淩亂、滿麵汙垢的老乞丐捧著一個裝著一點零錢的碗向我乞討。
通常遇到這種畫麵,我會很緊張。因為,我會一下子成為彆人眼中注視的對象。我接下來的一舉一動,都很有可能會成為彆人嘴裡的閒話……
但是,我還是從褲袋裡掏出了五塊錢,放在了他的碗裡。然後,自然地下樓。
他很感謝地不停地點頭……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很多人對乞丐的態度都不一樣,有人覺得臟,有人覺得可怕,有人覺得可能是騙子,有人覺得可憐……
這個,其實也沒什麼對或錯。因為,世界本來就是形形色色的,它並沒有規定誰一定要怎麼怎麼。除非,在主角所處的社會裡有特彆的規則規定。
對此,我覺得孔子有句話說得很好,以下是白話文形式:“你對你將要做的事感到心安嗎?如果你感到心安而沒有任何內疚與負罪感,那麼就去做吧。”
所以,我給了五塊錢老乞丐。因為我覺得我給了,我才會心安。
也許有人會覺得,難道不怕乞丐是騙子嗎?
是的,但如果那乞丐不是騙子呢?其實,就算那乞丐是騙子,自己也就損失了幾塊錢。但那乞丐若真的是走投無路了,你給出的幾塊錢就會是他撐下去的一部分。
總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自己心安便可。像道德綁架這種行為,本來就是一種心理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之亦勿施於人。為人處世,但求心安。
在人生這場大遊戲中存活,在摸清遊戲規則之後,除了要尊重遊戲規則,還要帶著自己的信仰,從菜鳥級彆一路過關斬將成為自己的王或神!
這場遊戲的終點在遊戲裡是不實質存在的,真正的終點是高於生命值,遊離於物質存在之外的某種精神存在。它可以是很多形式的精神存在,比如其中一種,愛。
你心中的最高點是什麼?你心中的幸福點又是什麼?你向往的終點又是怎樣的?
作為我自己人生的主角,我摸摸自己的心,微笑。
路雖遠,但沒有什麼是白費的。
所以,請繼續!